青田七六--青田街七巷六號,台北市區裡難得一見的日式宿舍平房,仍以它數十年前的原貌,呈現在世人眼前、在水泥叢林中,遺世獨立。

    IMAG0030.jpg  

    《正氣歌》裏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踏進青田七六、知道了它的故事後,心頭立刻浮現這句話,像是一顆冷不防投入一灘沉靜死寂的池水、泛起一陣陣漣漪的小石子,突然卻切實的存在感,久久不能消失。

    青田七六,是後人給這間屋舍與它前後的小庭院所起的名字,它其實是已故去32年的地質學家馬廷英教授 (1899-1979)的故居。這是他起居同時潛心學術研究的處所,腹地頗小、屋舍規模不算恢弘,卻透出格外靜雅的文人氣息。我想,也許這與故居主人的本業有關,畢生致力於古生物、古氣候、地質、海洋地質等研究的馬廷英,早年留學日本,曾在仙台東北帝國大學專攻地質古生物學。他一路唸到博士、回到中國後,當過中研院研究員與校長等職務、隨國民政府到台灣扎根落戶後,便在台大地質系任教、擔任第一屆系主任的開創大任。因此,這一方故居裡,留存為數不少的「石頭」,井然有序地掛在一面牆上,仔細湊前一看,每顆石頭身上還貼有編號標籤-它們是馬廷英收藏的礦石、岩石與化石標本。

IMAG0024.jpg  

IMAG0026.jpg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F0102.JPG  

    記得,那是一個名叫米雷的颱風,輕輕略過台灣東側,隨即揚長而去的週末。

    原本,這週末是排定了與登山老手的老爸,一起造訪新竹尖石的司馬庫斯,去作一場森林浴… 結果颱風被預期可能夾帶強勁西南氣流、引發豪大雨的訊息,打亂了這場計畫。雖然有點失落,但剛好那一週我的身體也極度不適,長期的頭暈目眩與過敏症候齊發,整個人身心又虛又沉,若真的冒上可能的大雨登入深山林內,恐怕光是在蜿蜒可期的山路行進途中,就要徹底昏暈過去了吧?!

    那週六早上果然雨勢驚人、強大且持續不絕,到了讓人不想出門的地步。誰知中午過後就一滴雨也沒了,微微的陽光努力透出逐漸散盡中的雲層,一絲絲地冒出應有的光與熱。我們決定驅車到故宮先看個慕夏展、接著臨時起意繼續駕車往山上跑… 從原定計畫的司馬庫斯,倏地、轉向陽明山去。

    冷水坑、小油坑、擎天崗… 一路上都是藍天白雲、綠意加晴空。前一晚加當天一整早的大雨傾盆,在這個雨停歇後的下午,和泥土、草木化合成一股特有的雨後山間氣味,幾點未乾的雨珠穿插停駐在山路面或草叢間,除此之外,根本讓人難以知覺,在此之前,曾有暴雨滂沱…

DSCF0093.JPG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F0062.JPG

      趕在6/22展期結束前的最後一個週末,去看了川島小鳥的攝影展。

     一場以未來為名的攝影展(日文展名: 未來ちゃん),今年6/11~6/22在台北市的青田十六、一幢古意十足的日式宿舍老房所改建的小小藝文空間裡,短暫地舉行了。鏡頭裡的女主角,年僅3歲多,家住在佐渡島--質樸無華、遠離城市喧囂、純鄉間生活的小島裡生長的小女孩,全身全靈充滿著,天真中的天真、自然中的自然。

    川島小鳥和小女孩的家長是好友,因著這樣的機緣,每當川島想從腳步緊張而匆忙的東京生活裡遁逃時,他會選擇帶著相機逃到這座島上來,住到友人家,然後同友人的小女兒進出、起居、順手以鏡頭捕捉她的成長與生活點滴。在與展同名的攝影集未來ちゃん之中,所收錄的是川島對小女孩展開的,為期一整年的寫真紀錄。值得注目的絃外之音是,此本攝影集的裝訂,是出自日本出版刊物裝訂界相當資深與出色的大師級人物祖父江慎之手,也讓這一本攝影集的收藏價值,更勝一籌。

    展場上的解說人員說,這小女孩的名字,其實不叫未來。未來,是這個展的名字;我想,想取名未來,無非是希望觀者能從小孩自然天真無造作的舉措之間,看見與感知更多的,對於人生、對於生活的未來感與希望度。當我們在成人的俗世裡打滾,很多時候對自己的未來感覺茫然、無依無從、無以為繼時,小孩兒沒煩沒惱地大哭大笑、大開大闔如入無我之境的任性過活之道,常常是讓大人們看並想的入神、同時悟出自我救贖曙光的一條啟發之路。

    一個3歲女娃,沒有煩惱,我想是因為她不知道究竟該為甚麼去煩惱吧!? 展場裡每一張照片裡,小女孩專心地坐著每一件不經意、大人眼中看來也許為不足道的事情--在雜物堆裡爬上爬下、抱著兔子在廊下微笑、臉盯著魚缸內獨游的金魚做鬼臉、跟哥哥在雪地裡生著一把小小的火堆得意地偷笑、大口吃著冰淇淋流了一灘融化的甜膩在嘴角、哭到鼻涕流滿人中且鼻孔都冒出了驚人泡泡... 在這些簡單的攀爬、走步、哭笑語吃喝拉撒中,我看到的是小孩無盡藏的生命力與好奇心--那恐怕是很多大人早就喪失多時的本能與動力,卻也正是生而為人,想活的精采與踏實,最不能欠缺的啊.....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21 Tue 2011 00:58
  • 鉛字

DSCF0065.JPG

    自從週末窩了一陣子的永康街「地下階」,一連翻看了多本鉛字印刷的老書之後,我開始很認真地尋覓鉛字在我生活角落裡的,可能出沒的蹤跡。隨手從書架挖出一本爾雅出版的《春天該去布拉格》,1994年出版仍是堅持用鉛印呢!在鉛印開始衰落的90年代初,這本可算是一本「末代」鉛字書了。

    鉛字印刷成的書本,看起來不單是一本書,還有藝術品般的存在姿態-在這個早已習慣電腦排版的時代,鑄字是沒入夕陽西下底的蕭條行業、鉛字印成的書刊篇章,假以時日也許就像幾百幾千年前的書法或甲古文龜殼,被人當成藝品古董一樣地檢視收藏。

    當生活中的一個習以為常,變成絕版藝術,是一種心酸的沒落,還是一種飄飄然的昇華?

    我終於知道,為何現在的我買書,對略呈粗糙的紙質很偏執地喜歡-因為我莫名迷戀手指划過書頁時那不平滑的摩擦,那種觸感,類似用指尖輕撫鉛印書頁不甚平整的凹凸… 這意外地,讓翻閱書頁的每一瞬的時光,每一段字句給我的感動或涵養,更有存在與記憶感。

    鉛字產生的視覺極有份量,那是壓印時的力道透過被鑄刻成各種文字、符號與圖案的鉛塊,在紙上留下一個個三度空間的立體印記,「盡力」造成的穩重。鉛字給我的感覺,穩重、誠懇、老時光老精神的深刻與執著,雖然以鉛字排版印刷,緩慢而急不來,早已跟不上當今快死人不償命、且追求視覺衝擊越多變越好的時勢所趨;但鉛字印成的文字讓我慢下來,更專注於逐字逐句地閱讀,我實在很難解釋鉛印的字,為何於我會有這樣的魔力發酵…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週末,機緣使然,閑逛所到之處,有幸進入有深度的店,連番在其中翻看到「有深度的字」。

    禮拜六,在忠孝東路四段某條少人煙的寂靜小巷,發現VVG Something--好樣本事,一間難以歸類的小店。店裡甚麼都賣、甚麼都不奇怪。我在小店左彎右拐、好奇地隨便看任意摸。光是筆記本,除了市面罕見的印有打字機敲出的字樣為襯的小本子之外,還有內頁皆是稿紙綠格子的筆記本,內頁舒軟吸墨、專給毛筆寫用的老式小簿子 (印象中老爸珍藏他念初中時的作文本子就是這種材質! 那是個書寫與修改皆需用毛筆的年代...)。文具也很復古,皮尺、木尺、鉛筆... 生活道具更是掉入時光隧道的大驚奇--琺瑯製的多層便當盒與水壺、手工木刻的廚房調理道具、大小不一的秤子、昭和時代的電燈泡... 店裡還有從荷蘭、英國運回的老木家具,一把把磨刻痕跡明顯的單人椅與書桌,均是獨一無二且穿越時空的存在,我逐把試坐,驚訝於完全服貼我每一吋背脊與腰臀的作工,那是我在IKEA或力麗傢俱應當找尋不到的,極合理又溫暖的人體工學。

    回到一進門左手邊的黑色書櫃前頭,我發現中層暗藏了一疊筆記本。來自新加坡booksactually手工製作的短句筆記本,純白色紙頁上,印上打字機一字一字敲印上去的深刻字體,也許是數句短詩、也許是來自某篇散文的摘錄好句。小店也賣打字機 (是一種關連銷售吧!?),有英文的、甚至還有一台韓文打字機哪! 其實,店中央的大擺桌上,還放了如山堆積的設計、料理、生活風格外文書。Gosh! 我開始好奇這小店的老闆,進銷商品的訴求了...

    這間小店,就跟我用手指尖小心翼翼撫觸的,那佈有打字機印字的筆記本一樣,刻滿難以言喻的,深度。

    深度裡,蘊藏著「理想」,那是一種或許不能當飯來吃、但沒有吃到就絕對讓生命虛度如嚼蠟的,養分。

    店裡的服務人員看我認真翻書,淡淡笑說,這裡的書,是我們獨家拿到的,誠品不見得有賣喔!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F0081.JPG

        有很多時候,用寫的、比用打字的,還快且順。

        讀雜誌,很容易快速被內容打動、但也正因為是容易匆匆幾瞥就隨手攤在一旁的雜誌,被打動的種種很容易化成過眼雲煙、沒能好好記錄。

        拿一本巴掌大小的筆記本,摸一隻筆,對著一本雜誌裡正好讀到大快人心的篇章,沙沙沙地寫下眼裡在看、心中想說的話。

        拍起來,PO上來,這樣發表文章,原始、自然、一樣暢快… 也不怕被抄襲還是引用吧?!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19 Sun 2011 01:14
  • 悸動

 

    所謂的悸動,我想是一種久違的感動。好久不曾再專注滋味過的甜美與苦澀、浪漫與堅定,在聽到這個聲音的這一刻,都回來了!

    那個唱《你知道我在等你嗎》、《美麗的花蝴蝶》的張洪量,那個跟莫文蔚對唱《廣島之戀》的張洪量… 回來了。

    那有點顫抖、羞澀、有獨特文人書卷氣的溫柔聲音,沒變。

    旋律當然是金科玉律、無法被時光摧倒的經典;歲月卻總催逼人成長、成熟、老成… 電視裡、金曲獎舞台上唱歌的張洪量,多了深沈點的眼袋、略下垂的臉頰線條;我也從小學生、大學生、一路長成了年過三十的熟女了。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F0136.JPG  

↑同時具有藥用、食用與觀賞價值的,月桃花。感覺開在棲蘭山上的月桃花比平地的多了幾分嬌嫩的桃紅,較為玲瓏與豔麗。)

    一直抬頭看巨大的神木,頭抬久了,的確會累… 在腳邊的小花小草,於是更令我感覺驚喜。其實,途中很多花草是叫不出名字、認不得身份的… 即便解說老師沿路帶領我們邊走邊認、同時滔滔不絕地講解,也記不起來。這時候,我只願靜靜地欣賞它們各自的美,當身邊其他同事們群起自拍或合照的同時,我選擇一人悄悄地把手中的相機鏡頭,湊上這些始終沈靜無語的花兒草兒… 也許,是心境隨年齡與生活狀態在默默移轉,工作之外的時間裡,對能夠保持與寄情於恬靜而處、簡單生活的渴求,似乎比以往,更多。而欣賞這些在自然裡安安份份的花草、偶爾伴隨幾聲蟲鳴鳥叫,沒有複雜的溝通與無味的談話來叼煩,多了一些和自己對話的空間與閒適,很好!

DSCF0158.JPG    

↑我記不得名稱的一種草,只記得解說員提及,一般我們為了護肺潤嗓而喝的川貝琵琶膏裡,這種草是提煉所需的成分之一。)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神木園裡分成兩種散步course-腳力好、想看遍所有神木的人,可以選擇走全程、1968公尺;不耐久走的可先選輕鬆走的路線、902公尺。這次員工旅遊一團中有老有小、幾乎都是首次拜訪此區的我們,含蓄地選擇了輕鬆走的行程。

DSCF0096.JPG  

    也因為選擇短程參觀路線,有些神木,在我們眼簾裡變成了「隱藏版」… 我們就得從無數的林木草叢、與不時飄移的山嵐與雲霧中,刻意或不經意地,尋求瞥見這些隱藏版神木的一面之緣… 我在層層迷霧間,搭配解說老師的引導,遠眺見「唐太宗」,也許是霧氣太重、也或許是「唐太宗」本身是一棵已不幸枯死多時的神木… 站在遠方霧裡的它,看起來很是孤傲、決絕,但隱約能嗅出它原本威風挺拔過的英氣。

DSCF0085.JPG  

(↑遠方迷霧中的「唐太宗」,姿態有說不出的獨特;也許是角度的關係,看起來有些許離群索居的寂寥…)  

    還有一棵不幸枯死的神木,叫「曹操」-長到32公尺高就此打住、因為它的尾稍已呈現枯槁發白的狀態… 但32公尺高對上1.5公尺矮的我,相當地仰之彌高、望之彌堅!! 儘管解說員叮嚀我們注意看它頂端的枯白部位,視角較低的我,拼命掂腳仰頭看、還是傻傻看不清楚哪…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久仰馬告大名,僅知道這是一處位在棲蘭山頭的生態園區,有參天古木可賞、天然森林浴可沉浸。對於城市喧擾及髒污甚感心煩畏懼如我,始終很想找機會攀上山、一親自然的芳澤與恩賜。沒想到,真的上路了,前往的過程歷經3個多小時市區、高速公路、雪隧、山路等路線,千里迢迢,足可從台灣飛至日本或曼谷的時間,遠比想像中的漫長與辛苦;但也因此,期待加倍。

    攝於棲蘭森林遊樂區,好天氣中、靜靜遠眺美麗蒼勁的群山!是一種豁達、自在的幸福…  

    古人說過: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我想我是比較喜歡山、更勝於水的。山裡沉靜、邈遠,姿態萬千超乎想像--棲蘭山的高度,屬中海拔(海拔: 1300~2600公尺之間)的雲霧帶,雨水與霧氣終年豐沛,潮濕的山間裡於是草木怒長、蓊鬱而茁壯。這環境也得天獨厚地適合紅檜、扁柏等樹種成長,台灣名聞遐邇的紅檜木,以及日趨稀有的扁柏,在這個山頭矗立千年,最古老的、甚至在西元前數百年就在這裡的土地裡被埋下了種子、默默萌芽,長成如今的千年神木!

DSCF0082.JPG    

(↑名為「孔子」的最高齡神木,紅檜,如果從萌芽起推估它的樹齡,已高達約2550年之久! 孔子身旁那一棵軀幹彎曲的小樹、看起來剛好像是年高德劭的孔夫子,杵著柺杖悠然而立呢...! )

    並不是每一棵長在棲蘭山上的樹,都能稱為神木;胸圍至少10公尺、樹齡達1000歲以上的,才能被叫做神木。紅檜因為高齡後樹幹底處容易出現蓮根菌繁殖侵擾,進而呈現中空的情形,所以有的紅檜神木底下難免會冒出幾個凹陷的窟窿、有的則是長出碩大的樹瘤--這也成為俗稱山老鼠的違法盜林者覬覦的偷竊目標! 部分還有寄生或共生於樹幹上的蘚苔等植物,讓園區裡許多神木的樣貌,各異其趣、就像它們各字有各字的名字一樣... 每一棵,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