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那些離別教我的事】

p20120530-132202  

離別,像是事先約好了似地,接二連三地來。

從五月的倒數第二個禮拜五開始,直到最後一個週五,達到頂巔 (應該是、也但願是)。

和自己切身的、還有看似不相干但其實與成長記憶有關的。

工作上的、生活裡的、回憶上的;主動與被動的、更多是不得不的。

暫時的、永遠的。

過去的一個多禮拜,工作上相熟的夥伴,有的出發到異鄉出征、有的則遞了辭呈。

家裡的水族箱,魚與蝦相繼翻肚朝天。 (希望僅剩的3隻好好活下去-但寫完此篇後,又有一隻呈現彌留狀態… 人生啊!)

電視上,赫赫有名的政論節目收起來了、童年記憶中那個天天開心的石松也回天上了。
(不知道他會不會跟老拍檔卓勝利在他界會合-繼續詼諧地一搭一唱?)


其實我自己,也默默大風吹了許多人與事在心裡的位置。

面對各種離別的前仆後繼,我選擇一貫的淡定。


午飯後散步於辦公室旁的小公園,公園裡那棵開了花的大樹上,飄落下的紅花,提點了我…

落紅本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六月的第一天,走出離別,跟自己約好了,要與許多新鮮、感興趣的人事物地見面,

離別於是沒有愁緒、也不一定是再見的開始,

於我,反而是一股,更想全新重生、前進的,力量。


【不是冷淡,是淡定。】

1327394808824  

    冷淡不是天生,就像淡定也非渾然天成。

    需要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的外力刺激、需要幾番大徹大悟的明澈心性、需要不懈的自我收斂與修鍊。

    以往,被動地感應並承接他人之冷淡時,會滿心疑惑與挫傷、久久不能自己;還暗中期勉自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如今,我竟也會主動、選擇性地去釋放冷感,毫不避諱、不多作解釋、也不打算替他人設想此後會如何了。

    不是冷淡,是因為看清楚也想通透了,所以淡定了。

    然後就是自然而然的離別。


    【一聲問候、一場小團圓】

      DSCF2207

     說來也巧,原本是一個單純的問候,串起了一場離別後的小團圓。

    發生在無遠弗屆的臉書上。幾天前一位相熟的大學合唱團學妹的臉書上、被丟來了一句問候,拋出問候的人問她… 我怎麼有一種,妳消失很久的感覺?

    我看到我的學妹在臉書上頗迅速地回覆此人,說是忙工作、減肥又運動的,所以少在臉書出沒。我看到減肥兩字、因為想到我也正在減而心生共鳴回了話。我回覆下方緊接著的是,我們共同的一位好友的接話,跟減肥無關、只是簡單問候一句-某某好久不見…。

    某某,正是那位問候者的名字、似曾相識的熟悉。這一看我恍然大悟了,那位某某,是昔日我在畢業後參加過的一個女聲合唱團練唱的那一年,經常坐在我隔壁的女孩。我們還一起唱過solo呢,是不是唱My Romance的時候合作過?!這也是依稀而甜美的記憶。

    我順勢繼續這場留話接力-我問候了某某,跟她說好久不見。

    臉書上大家的登入署名百百款,多半用英文名,不少人為求低調、還用了難以和中文本名產生正確聯想的拼音。如果不是這連番的問候,我怎麼樣也不會和某某「相認」、在闊別六年之後。

    某某把我加入了臉書上的好友,她回話說,這篇變成小團圓了,大家,好久不見。

    很多時候,自覺或不自覺、自發或被動的,離別,我們任誰都不確定,那會不會是再見的開始。

    反之亦然。很多時候的熱切相逢之後,接著而來的不見得是重逢,反而有可能就此漸行漸遠、永遠分道揚鑣了。

    一直很喜歡一句話,喜歡到把它奉為座右銘之一,日本老牌電視腳本兼作家橋田壽賀子說的:「去るものは追わず、来るものは拒まず。」-去者不追、來者不拒。

    在妳們從我生命裡離去時,我沒有緊追不捨;當妳們又翩然回來時,我欣然與妳們重聚。關鍵在於,相互看得見、感受與接收的到的、問候。

    離別後的小團圓,因為有這樣的小小訊號發出,而發生的如此,自然而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iane Yang 的頭像
    Diane Yang

    Diane's自己的房間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