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F2407.JPG

    《蕎麥麵餐廳-「嵐山よしむら」》

    嵐山よしむら,賣的是蕎麥麵,以及與蕎麥有關的種種。

    在日本,蕎麥麵似乎司空見慣、隨處可覓得;但,日本境內高達八成的蕎麥粉,其實仰賴海外進口、剩下兩成才是日本國產。「嵐山よしむら」使用的蕎麥粉,正是那稀少的兩成。用石臼、靠師傅的勤奮與熟練的雙手,千錘百鍊揉製而成。

    第二度造訪這家餐廳。第一次去純然因為它的view好-二樓有一排面靠大片落地玻璃窗的座位,放眼望去,正對著的就是渡月橋、保津川、嵐山交織出的景色。一邊吃美食、一邊賞美景,視覺與味蕾一起飽足,肯定是一舉兩得的美事一樁!所以,對於蕎麥麵雖無偏執的熱愛,儘管一頓近2000日圓起跳的價位,對年輕、小資的背包客而言頗奢侈,六年前的我,還是硬著頭皮踏進去頗為隱密、飄著高級感的店內,狠狠吃上一頓1575日圓的蕎麥全餐了。第二度前往,不僅是為了懷念舊時光、也為了更專心且認真地品味蕎麥全餐的真功夫與好滋味。

    DSCF2400.JPG  

    登上了二樓,幸運地、服務生引領我坐進靠落地窗的座位。傍晚五點多的這排座位,空位尚多,過了六點用餐客人一多、就坐滿了。

DSCF2394.JPG    

    與六年前第一次來吃的時候,一模一樣的行禮如儀… 服務生端來熱騰騰、用富含拙樸手作感陶杯盛裝的蕎麥茶,同時擦手毛巾乘著小竹籃而來, 拉開來一長串的菜單、還有端正伏案放在胸前的一雙筷子;眼前的它們,一起顯現平靜穩重的大地著色調。選了「渡月膳」定食,可以一次吃到乾、湯兩款蕎麥麵,還有迷你版的炸天婦羅蓋飯,感覺很超過… 哈哈,應該要安慰自己,這很超值,體重就算因而超重,也無妨(是說,早就超重了!)。

DSCF2395.JPG  

    最先上桌的是迷你版炸天婦羅蓋飯、還有一小碟爽口添味用的漬物。很怕吃茄子與山葵的我,唯有在吃日式炸天婦羅時,才會卸下心房-事實上,是那層炸得薄酥脆的麵衣包裹、蒙蔽了這兩樣不敢吃的蔬菜的原形與原味,使得我敢動筷子開嘴巴將它們吃進肚子裡。先吃飯感覺會讓肚子一下子就飽起來,如此一來我該如何好整以暇地品嚐「主角」-蕎麥麵呢?!加上,想完整拍下定食的全貌,暫且先把飯擱著,等待主角登場…

DSCF2398.JPG  

    主角一,佐山藥泥的湯蕎麥麵。需要熱呼呼、黏呼呼地吃。熱呼呼,來自湯;黏呼呼,則來自山藥泥。這一天氣溫大降、偶有陰雨,此刻來一碗溫熱的蕎麥湯麵、搭配養生健康的山藥,在服務生指導下,加入生麩與蔥花一起攪拌食用,暖胃又美味,相當合宜!

DSCF2401.JPG  

(↑開動前,聽從服務生建議,先灑上滿滿的生麩在蕎麥湯麵表面,我還加了少許帶有山椒味的七味粉…)

DSCF2402.JPG  

(↑接著灑幾把蔥花,提味兼增色。喜歡蔥味的我,貪心地把服務生給我的那一盅蔥花全加完了。)

DSCF2403.JPG  

(↑再來,就是充分攪拌,整個湯麵碗內就是這麼一片溫溫糊糊的光景,稀哩呼嚕地吃下肚、每一口都是滿足。)

    主角二,涼的蕎麥麵,雖然冷天吃涼麵顯得不合時宜;但,這種吃法,我認為比較吃得出手打蕎麥麵的手勁、Q彈度與原味。隨蕎麥涼麵會附上的是蔥花與專屬醬汁,先以筷子夾取適量好入口的麵條,在灑入了蔥花的醬汁裡沾幾下,送進口中,是標準的吃法。

DSCF2399.JPG  

(↑手擀蕎麥麵,原色呈現的麵條間,看得出蕎麥的細細、黑黑的顆粒,很天然。)

    用完蕎麥涼麵後,服務生會隨即送上水煮過蕎麥麵條後,所剩的熱水,並建議客人把這壺熱水、倒進沾過蕎麥涼麵的蔥花醬汁,攪勻後變成一道蕎麥湯,趁熱飲用…DSCF2404.JPG    

(↑呈現白濁色的那一壺,正是燙煮過蕎麥麵條的熱水,與那一小杯蔥花醬汁一起,就能變身成另一道飯後湯品。)

DSCF2405.JPG  

(↑自製蕎麥湯,進行中…)

DSCF2406.JPG  

(↑完成啦!蕎麥湯,在此的蕎麥定食,總是以這樣的儀式結尾。)

    吃起來頗繁複、耗時的一餐。但是,也就是因為這麼一道接一道地吃著,才得以真正放慢自己的腳步,用慢活的態度去體會慢食的美好。平時在自己的城市裡,緊張的生活環境與工作步調,常常讓我們忘了食物的真滋味、更放棄了細細品嚐美食的初衷與正確態度… 在嵐山的這一餐,找回慢食的美好與必要。能吃,是福;能慢慢吃,更是福;能慢慢吃一頓好吃的,是福上加福啊!感恩,讓我再度與渡月橋畔的「嵐山よしむら」,再結一次愉快而滿足的食緣。

DSCF2397.JPG  

(秋遊京都美食篇‧完)

arrow
arrow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