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型社會"這個名詞,自從日本的趨勢大師大前研一伯伯以此為題、寫了本書大說特說之後,這個令人聞之愁容甚或喪膽的名詞,便在各領域與各社會中響徹雲霄。
不是最頂級、就是最谷底。社會階級中、能被清楚定義與歸類成"中產階級"的人,漸漸往"新貧"與"富裕"兩個極端靠攏。就連職場上也是如此,不論是比經驗值、薪資待遇或論實戰經驗,不上不下的中堅份子也開始尷尬地被模糊其角色定義與存在價值。你要是沒達到頂頭上司或屁股所坐位子期望你達到的,就是得自認自己形同菜到一切如新、一無是處,不管是處事或是領薪,很容易陷入永遠不得翻身般地在谷底翻攪浮沉的窘境;除非你的學經歷或做人做事能力是萬中選一無所披敵,才有可能殺出重圍空降晉身金字塔的頂端,擺弄出高來高去、吃香喝辣的菁英姿態。
甚麼都在流行"M型",從階級、職場、消費、思維...,這是長期過度白熱化競爭、一味講求績效、利字當頭習氣瀰漫之下的畸形物,沒有達到最好,就免不了立刻被直落下底端,不管是站在付出(供給)、亦或是獲得(需求)的角色,沒有半調子、差不多、普普通通、不好不壞...諸如此類程度或標準擁護者的生存空間了,我們能選擇的去向只有大好或是大壞的尖端,所以順勢而為,我們不是力求向上一飛就得沖天、就可能只得無盡向下沉淪。
難道沒有第三個、或是更多個去向了嗎? 當大好的頂級天堂與大壞的谷底地獄、這兩個M型的"尖端"都越站越多人,那不是無邊寬闊到足以站滿人的尖端,總有無法容的下而無所恃靠的人,不管這樣的人為數究竟幾何,他們也需要也渴望擁有一個明確的去向與可立足容身的舞台。
在M型的兩個頂端,我正思索如何尋找著,第三個、甚至更多個頂點的可能,難道我們只能甘心去乖乖相信,這個社會的我們,除了以大好大壞兩種方向把任何處境與觀論人事物的框框抝成(與被抝成)M型以外、就別無選擇?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