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2169  

2017.3.11 我到日本東京國立新美術館,看草間彌生展。場外空地,展示她招牌的南瓜雕塑。

我永遠的靈魂〕是草間畢生規模最大的個展,在她所來自的國家日本舉行,意義非凡。

在台灣有人用「圓點女王」稱她(我個人覺得對這稱呼法抱持反感。想起來,不知為何就是覺得... 很膚淺)、日本媒體曾叫她「裸體行為女王」(這其實是草間剛結束美國生涯、返回祖國日本時,被日本媒體帶著較為貶抑的不懷好意所創出的稱號--她絕不是一直在裸體,而裸體也不是她藝術創作最主要的方式;運用裸體行藝術創作之實,這不過是她在美國某一小段時期的手法而已)。不管要用什麼形容詞或稱呼描述與定義草間彌生,草間彌生無庸置疑是仍在世的當代藝術家中,最炙手可熱、聲勢如日中天的一位。2006年,她榮獲「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的繪畫獎,辛苦投入大半生的藝術成就,終於被這項最高榮譽給彰顯、肯定;她,是奪得此獎項的首位女性。日本,是她的母國、是生長的所在、卻也是相當程度的痛苦根源(她是個「反一致性」的藝術家,對日本社會父權主義至上、文化及觀念上種種枷鎖般的壓抑與約束,都曾表達過不置可否的態度)。獲此獎11年後的2017年,她畢生最大規模的個展,選在日本展出。

DSC_2228  

2017.3.11 @日本東京國立新美術館一樓。一樓有草間彌生可看、二樓則有慕夏展。

2017上半年的國立新美術館,真是大咖雲集,對愛看藝術展覽的人而言,是至福!

DSC_2227  為何今年國立新美術館大展這麼多? (下半年還有安藤忠雄回顧展--挑戰,將重磅登場)

因為... 2017年--恰逢該館開幕十週年哪!

DSC_2143   

  踏入草間彌生本次展場第一個空間... 立刻被幾座立於中央的巨型花朵雕塑給震懾住!

  花兒的背後隱約可見--觀展人潮相當踴躍。她令多數人熟悉並記憶她的「圓點」,
以各種顏色及型式,出現在展場的畫作與雕塑表面上。
(PS: 這個展間是唯一開放給大家拍照的空間,離開此區後的其他草間展區,禁止拍照)

圓點,是糾纏草間彌生終生的幻象--自幼確認罹有神經性視聽障礙的草間彌生,視線所及的種種,皆蒙上綿延無盡的圓點,在我們眼中看來或許是既藝術又時尚的一種圖像或符號,但看在她眼底其實是頗痛苦的。她彷彿得了強迫症一般、幾乎畫什麼都不忘綴以滿滿的圓點。面對精神疾病帶給她的衝擊,她選擇以正面迎擊的姿態、不斷重複她眼中腦中所及的景象,藉此讓自己被一手創造於畫布或裝置物件上的幻象消融、吞噬... 草間彌生晚年的創作,用色及筆觸更為鮮豔、大膽,第一個展間裡所展出的"わが永遠の魂(My Eternal Soul)"系列,牆面上掛滿她從2009年迄今,以每週約一~二幅的驚人效率、所繪製的武百多幅壓克力畫作中精挑的132幅,尺寸都在100公分見方以上,每一幅的視覺震撼及抽象的意象,都更勝她以往的舊作。

DSC_2224  

國立新美術館一樓企劃展室外,設有一平面螢幕,反覆播映長約10分鐘的影片,
紀錄草間彌生近期作畫的實況、也可聽到她自述創作及籌備展覽的心情。

DSC_2226  

她作畫時全神貫注,不時瞪大她本來就很大的雙眼、抿緊薄唇、微鎖眉頭,有點駭人哩!

IMG_20170311_111507_037  

"Let's Stop the War." 在世局紛亂、山雨欲來的此時,看到名為「我們停戰吧!」的畫,

畫中央那碩大鮮豔、貌似張嘴大聲疾呼的人臉,令我心頭為之一振、也不禁百感交集!

DSC_2162  

剛滿88歲生日的草間彌生,親身經歷過世界二次大戰,深知戰爭的無情與可佈。

日本是二次大戰戰敗國、挨過兩枚原子彈,為世上唯一真正嘗過原子彈威力的國家。

這幅畫,草間畫下她的「原爆」印象,展露戰爭帶給她那一代人的創痛印記。

DSC_2164  

這幅以黑色為底、畫面中滿佈彩色眼睛的畫,有個悲傷的作品名: 「自殺未遂的日子」

但我觀此畫時,站在我身旁的日本阿伯所說的觀畫感想,沖淡我可能的哀傷... 轉而發噱。
「喔! 我每天早上起床張開眼時,老眼昏花的視線,看上去就跟這幅畫差不多!!」

IMG_20170311_112021_948  

"My Eternal Soul"系列中,我最喜歡的一幅:「愛的對話」(Conversation about Love)。

離開可拍照的第一個展間、觀賞完「我永遠的靈魂」系列作品後,接下來的展間等於是一段漫漫的草間彌生個人生命旅程的總回顧: 她幼時的兩幅鉛筆素描,多幅少女時代習畫時的油畫創作,隻身赴美發展期間「無限的網」系列大型畫作,60年代她想破除對男性陽具的恐懼、而以大量陽具也似的海綿堆砌出的驚世駭俗軟雕塑作品「千船會」(Aggregation: One Thousand Boats Show),旅美時她身體力行地在戶外進行的一系列「草間的自我消融」(Kusama's Self Obliteration)人體藝術作品之錄像影片...

在燈光與佈置皆暗的空間裡,草間彌生人生中最掙扎、激進、瘋狂、大膽的時光與作品,於幽冥的黑暗中兀自發光! 時隔半世紀再回看當時的驚人創作,前衛依然。她把不為人理解與接納的精神痛苦訴諸於畫布、身體、街頭... 在美國後期除了得對抗自己益發嚴重的精神病徵、還要面對貧窮到無以為繼的生活現實,雖然她不斷揮動畫筆、用密密麻麻的圓點或網狀構圖試著拯救自己,但最終還是過不下去了,媒體質疑、聲望低下、瀕臨崩潰、數度自殺未遂--草間別無選擇地回到她當初一心想逃離的封閉、無趣的母國日本,返日後的她自願搬入精神療養院且持續創作,甚至開始寫起小說--70年代末到80年代她發表過幾本小說,其中完成於1983年的克里斯多夫男娼窟》更讓她獲得第10屆日本野性時代新人文學獎,展場也有一面牆把她所有出版過的文學創作及與她有關的自傳或論述集排列展出,部分有發行中文版本的書也在列,看到台灣的出版物列於其中,挺有親切感的。

步出展場後,還可以憑票根換取一組彩色圓點貼紙,進入「消融之屋」,把手中的圓點貼紙任意貼於原本一片淨白的屋內。這也是她的「創作」之一、或許可說是觀者與藝術家的一場集體創作...

DSC_2239  

消融之屋一角。我在展覽起跑後的近一個月、三月中旬看展,

此時的消融之屋,已快看不到白色表面,幾乎被貼滿! 若有密集恐懼症,千萬別踏進來呀...

消融之屋通常是草間展的「壓軸」,會在展覽室外頭另覓一處設置臨時搭造的小房間,

房間裡的一切都是白色的,目的就是要等待看展的人們來為房間用圓點貼紙「上色」。

於是--貼著、看著、我們也消融在草間彌生的謎般的世界裡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iane Yang 的頭像
    Diane Yang

    Diane's自己的房間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