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與國小同學Y聊到日本東京自助行,雖然相隔電腦、用MSN或Facebook打字相談,沒能親睹彼此的表情、也聽不到說話的口氣,但仍能想像的出Y應該是眉飛色舞又滿腔熱血;一如Y總能清楚感覺出我字裡行間的興味津津、對東京那股緣起不滅的偏執狂。
 
    我與Y都不只一次地旅遊日本、尤其東京。每次都是自助,上網四處蒐羅背包客們機票食宿的親身經歷,也彼此互相交流幾次旅行中,計劃裡或計劃外的各種體驗。我們就像彼此的旅遊書,一攤開沒完沒了的,又是照片、又是網頁連結、附送上我們各自為過往的旅行寫下的部落格遊記,更是為我們在提不起勁的日復一日中,提神醒腦且誠意十足的玩樂補帖。
 
    當然,往來熱切的交流裡,少不掉互報好看實用的旅遊書...
 
    曾經聽Y自我打趣地說: 自己甚麼書都不買也不讀,唯有旅遊書,是會掏錢消費並認真逐字逐頁看下去的! 這對賣書為業的我,聽來真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的訊息: 喜的是,妳至少會買書! 憂的是,妳只買旅遊書,難道不考慮多買點其他的讀讀嗎... 不過,為了自己執念甚深的興趣或目的,抱持研究精神買書回家啃讀的情操,於當今書市已然使我感到,有這樣的客人是可取可讚啦! 總比那些,喜歡掏出筆記本大喇喇抄寫、甚或翻出手機相機喀嚓喀嚓地大拍內頁後拍拍屁股閃人、從不買書的人,好上太多。
 
    我更在意的重點-有沒有買對書。現階段的我們,東京不是新鮮的旅遊目的地,但卻是可常保新鮮、令我與Y心長嚮往並時常想念之的場所;於是,在一樣的城市,開發新的旅行路線與標的、玩出不一樣的醍醐味,就要緊許多...
 
    最近才拜讀的一本日本深度遊記式的書--大人味日本遊:老舖與名所的原味演出(劉黎兒著,2009年6月、由La vie麥浩斯出版),令我強烈地立志玩出不同以往的東京大人味。劉黎兒在日本,既是長期住民也是異鄉外人的雙重身份,微妙地既衝突也和諧。在天天腳踏實地身歷其境的日本,她信手拈來在日本各處親身經歷到的各式生活感觸;同時,她不忘客觀地帶著外國人的角度,觀察日本其國其人的諸萬象,不管是衝擊難解的違和感、或親切可近的溫暖成分,記者出身的她,也能第一手地以文字與圖像精準傳遞。有別於大部分出自背包客或旅遊線採訪記者之手的旅遊書,工具化的形式僅將幾趟採訪間得到的知識情報羅列、往往缺乏感性的情懷與細微的分析;劉黎兒以一個大半生旅居日本者的姿態,領我們在書頁上,隨她喝遍各口味與等級的在地燒酌、吟味特色咖啡店裡的人文與慢活情懷、發現大隱於市的思古幽情小徑以及埋於該處的歷史滄桑…,旅行地圖上的地名、土產、建築、公園、餐廳…於是再也不是單純的名字或符號,也已非到此一遊或止渴解飢歇息的功能而已。
 
    沒有一天非得趕完多少名勝、從哪裡走到哪裡的趕集式或征服式的壓力,只有深深地、慢慢地在旅行途中,專心發掘與細細感受一件事物-也許是一幢古屋、一間小店、一瓶老酒…這是大人味的旅行態度,重點已非目的地,反倒是抵達終點前的沿途中,執著於原味,放寬身心融入一路上的人、情、景、物,才是王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