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Diane的好戲說人生 (3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dfec7b00-cc97-48b4-91f7-d8d221254a18.jpeg

忘了是為什麼開始追看這部台劇的。甚少觀看台劇的我,一開看此部就欲罷不能。

是一種繞樑三日甩脫不掉的綿長餘韻、或許該稱之為後勁更恰當--幾乎每看完一集都有各方各面的後勁如突如其來的浪潮般、不可預見地沖打向我。

《跟鯊魚接吻》,一部相見恨晚、挾帶以滿滿既視感的台劇,在我近期幾乎只追韓劇、明顯放生日劇好一段時日後,難得追到令我格外激賞的電視劇,意想不到的是來自台灣。

《跟鯊魚接吻》的既視感之一是來自於劇中份量頗重、也夠寫實的職場情節--女性在職場中若表現的分外要強、極度耀眼,得到光鮮亮麗的功成名就自是理所當然;但同時強迫中獎似地必須承接週遭明裡來暗裡去的各種不懷好意,也是自然而然--老闆不是怕妳功高震主、就是可能把妳當成談判籌碼;同僚視妳為可敬但更可恨的競爭對手,下屬認為妳是得理不饒人且生人勿近的女魔頭;家人朋友因為妳發作起來六親不認的工作狂而對妳感到陌生加無奈。而明明,妳的工作實戰力始終保持的如此堅強,有時候是為了想證明自己可以,而這其中更多成分是為了想給自己的女性身分出一口大氣(因為女人在職場上常被說「終究不夠行」或「根本不行」);可是,有更多時候,如此奮力為工作燃燒鬪魂的自己、為的往往不單是自己而已--為公司、為老闆、為家庭責任... 為了很多非關於妳、卻又說非妳不可的一切外在指標與期待而拼。然,就在這種種拼鬥下,如此的自己卻得經常被身邊人對號入座成假想敵、眼中釘、磨人精... 劇中的「鯊魚」杜艾莎,就是這種處境的角色。而職場、商場上的爾虞我詐攻心計情節,在此劇中也頗鮮活地切中現實,雖然劇情鑿刻的不算太深,但算是有切入了幾個要害,比如杜艾莎得知自己開疆闢土打出天下的公司要被老闆賣給競爭對手的那一段、與老闆May姐掏心撕肺的爭執對話,便非常血淋淋地反映出職場上資方對勞方的真實想法(員工是公司資產,而我是公司老闆,老闆我想怎麼處理公司和員工,一切都由我、由不得員工怎樣想)。

既視感之二,來自於對女人在生活中各種「被為難」的情節--身為一個在職場打滾多時的上班族女性,雖然沒有杜艾莎那樣閃耀的高成就,但劇中的她於公於私被指點、指教的各種片段,對當代職場女性而言,也是貼近真實、頗能激起共鳴。每個職場女人不見得是百分之百的杜艾莎,但肯定是百分之若干的杜艾莎--儘管在外事業成就斐然、在家仍被重男輕女的長輩碎念幹嘛不快結婚為甚麼不回家幫作家事;被旁人忌妒自己的被賞識被拔擢時、就會被背地裡插針說八成是靠男人吧;情場上力求理性看得透徹、謹守自己的標準不隨波逐流,就可能遭批是難搞、自以為是、眼高過頂所以才嫁不掉云云。這個世界對於女人應該要活成什麼樣子,總有著萬般的超高規限制與夢幻般的要求(又彷彿見不得女人做得或過得太好);一旦女人偏離這些限制與要求的軌道而恣意逆行,女人就算總算盡力精采活出了自己的樣子,得到的不一定是心悅誠服的掌聲喝采、反倒還得忍受聽取千夫所指或等著看自己出糗好戲的雜音...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uTa_2019-11-20_15-02-29.jpg

【之一.必須自愛】大餓 (Heavy Craving)

請了一整天年假的一個平日,上午在參加完一場告別式之後,空出來的午後,我臨時起意獨自走進戲院看了一場電影。

事實上,那天壓根沒想到會進戲院看電影、更沒想到上午的告別式散場後,大夥散的很是迅速且徹底--上班的上班、有事的有事、回家的回家... 本以為也許會有的聚餐吃喝促膝談心一場之類的,在相互點頭招呼、有一搭沒一搭地看幾眼說幾句後就此打住,那些「本以為」一概沒有發生--即使,我們之中,有不少人是真的不記得有多久沒再見過了,老師的逝去難得地聚集了我們,而在告別式備極哀榮地禮成後,我們再度 (或許可能就此永遠地) 走散。

天氣蠻好的,不冷不熱微風無雨。心情空空的,說不上好也不至於壞、只是惆悵難免。陪學妹去書店買了本2020日誌後,出了書店、散到只剩我一人走在街上了,隨便挑了家餐廳吃了頓飽足的日式套餐、然後想著接下來如何打發空出來的時間。

「不如去看場電影吧!」我對自己說、然後拾起手機看離我最近的戲院、亂槍打鳥式地找片子查場次。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0190922_013656_428.jpg

「お前はもう一人でしっかり泳いでるよ!」

(妳一個人也可以游得很好了!)--《凪のお暇》.第10話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八集.jpg

「嫌いなことを自覚すると楽になる 。」
(能意識到自己討厭的事物,會變得輕鬆。)

--《凪のお暇.第8話》

打從心底真心厭惡些甚麼呢?

你能真心說出口、並決絕地排拒你所討厭的種種,爽快地讓它們離開自己的生活常軌、徹底開心過自己想要的人生嗎?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09-01-14-09-55-091_deco.jpg

「凪さん。徒歩でしか行けないところもあるように
自転車でしか行けないところもありますし
車でも行けないようなところもあります。
見られない景色があります。
想像して見てください。
選択肢が広がると胸が湧きませんか?ブワッて」

「正如有的地方只能步行前往,
也有些地方、只能靠騎單車才能去;
也有些地方一定要開車才去得成,
也才能看到一些前所未見的風景。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Player (34).png

「話を聞くことは、いくらでもできるから。」
--《凪のお暇.第6話》

(不管妳有多少話想說,我都會聽。)

啊,人能擁有這樣的知己、特別是在成為大人很久很久很久~~~以後…
能有那樣一個人出現在自己生命中、在你最需要的時候、願意開誠佈公、袒露且體己、不離而不棄,跟你說、聽你說,是何等難得又幸運的福分。

 

有誰,是我這樣的知己嗎;我,是那人這樣的知己嗎…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Player (9).png

  

 

「十分。」 (這,就夠了。)

 

                            --《凪のお暇第5話》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Player (4).png

 

「もう!」(真是的!)

                 --《凪のお暇.第四話》

 

《凪的新生活》(凪のお暇)第四話看完。本集對我而言,並沒有那種掠過眼前遂使我内心分外有所感的金句級台詞;但倒是有如是感觸的「畫面」。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Player (3).png

「でも、脱線してもいいから、

群れに戻れなくてもいいから、

これからは誰かに乗っかって泳いでいくんじゃなくて、

ちゃんと一人で泳いでみたいの。」

就算不走在正軌上好,回不到隊伍裡也罷,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螢幕擷取畫面 (31).png

雖然,不少人評論韓劇【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的結局令他們不得其解、大失所望;甚至有人帶著怒氣說最大的bug不是劇中的那套AR遊戲、而是編劇。但我不認為這部韓劇的結局是「爛尾」、也不覺得有什麼伏筆可言(有網友猜測: 這樣的開放式結局,是否在為未來有可能籌拍的續集埋伏筆?)。

我不知道有沒有續集。我反而挺喜歡這結局的,如此的結尾的確給足觀眾想像空間。說不出「好」是「壞」、看不出「絕對」的結局,一如世間的事與人,不能皆大歡喜討好所有人、也難以教人一翻兩瞪眼地區分是非對錯;我們是故必須在虛實難辨的灰色地帶裡不分黑白,擺盪、摸索、遊走、邊走邊看。一邊把希望留給失望,又一邊從失望中奮力掙脫、試探地走向下一個希望。

劉振宇將他耗時逾一年、流著血汗和著淚四處爭鬥拼搏才到手的天國鑰匙,交到艾瑪手中之後,反倒被艾瑪握著天國鑰匙刺向自己心臟、化成一坏白色粉末--但那終究不是「最終的」劉振宇、儘管他的肉身在現實世界中杳然無蹤,而他在命運走到如此境地之前也喃喃說道: 這,是我最後的一個故事了。

在倒地化為粉末以前,劉振宇忙著親手消除遊戲裡的"bug"們--這三個也化成白粉末的大bug,代表的是劉振宇波瀾萬丈的人生中、扭轉幾個關鍵命運的關鍵人物--曾相互砥礪學習成長、但逐漸拼出成就後卻心結日深而反目相忌的好兄弟車亨碩;曾不惜為了扶植自己而壓下親生兒子車亨碩、讓兒子懷恨埋怨不已的教育家車炳俊;自始至終忠誠服膺自己不離不棄到最後一口氣的貼身秘書徐廷勳。如果bug被消除後只能化為輕煙般的粉末是早已被寫定而改不得的遊戲設定,那麼依此類推,同樣被天國鑰匙刺中要害而成為粉末、從遊戲中被刪除的劉振宇,是第四個bug...

螢幕擷取畫面 (32).png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螢幕擷取畫面 (1).png

韓劇【天空之城】目前狂趕進度、終於看到18集了(全劇共20集)。

第18集裡的一段母女對話,真是讓人揪心又無語--揪心的是母親韓瑞珍與女兒姜藝書心底深處各據一方的執念、與因那些執念而生的痛苦掙扎與忍耐;無語的是她們無論內心已被扭曲的執念折磨勞煩到多麼疲累煎熬了、卻仍堅持繼續被執念所困、要這麼變態地撐下去。

沒有一天睡超過4小時以上。沒有玩過一次遊戲。沒有安心地去外出旅遊過。沒有盡情地玩過一次。為了上首爾大醫科、為了穿上醫師白袍,所以女兒姜藝書每次考試務必滿分拿第一,母親韓瑞珍不惜散盡錢財出賣靈魂與魔鬼一般的升學輔導名師作「交易」、迎來蛇蠍也似的金珠榮老師當藝書的貼身家教,金老師從韓瑞珍拿走得不單單是鉅額金錢而已、還狠心地拿下了她的女兒「我家公主」藝書--那只知道為了讀好書考好試上第一志願、迎合母親和奶奶勢利的期待的藝書,短短十多年的芳華生命活得是要強善鬥且好勝的,本該單純天真的年輕靈魂早已被書本功名所佔據、被啃噬到千瘡百孔空空如也。

「我真的真的很努力走過來了,媽媽... 我真的非常非常想去首爾大醫科!」藝書噙著淚向母親喃喃著她的心願。藝書還是很堅定哪,即使這一路走來經歷那麼多一般人根本難以想像也碰不到的鳥人鬼事!

她的夢想很單一、就是上首爾大醫科,此外看似別無所求。天啊,這樣一個荳蔻少女,是否活的太沒滋沒味、不免過於無趣了?!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irst slide

 

    很久沒有看台灣電視劇了。很久沒有看到一如<<通靈少女>>這般好看的台灣電視劇了...

    不灑狗血、絕無冷場、更不可能歹戲拖棚(據說全劇只有6集),劇情緊扣台灣傳統民間的「宮廟」文化、以一個生來「帶天命」具通靈體質的16歲少女謝雅真為主角,看她在從小生長的宮廟裡如何替人化解不可言說的困難、排除障蔽並混亂心智的心魔;也看如此體質特異的謝雅真,在現實世界(她所就讀的高中校園)中、所嘗到的各種成長苦辣酸甜。瑤瑤(郭書瑤)所飾演的謝雅真,是一個本身身世與成長過程特殊的不凡人物,必須同時擁有並適切顯現既天真又世故的反差特質,講真的是一個很難詮釋的角色。聽說瑤瑤本身不會說台語,劇中謝雅真的獨白、或與扶養他的宮廟主人「金老師」之間的對話,又必須偶爾參雜台語,她台語台詞的部分聽起來流暢自然,根本難查覺原來她私底下是個不諳台語之人;情緒的表現上,該粗線條時就粗線條、該流露少女羞澀(面對在高中與她同社團的帥氣暖男何允樂的時候)與心情茫然之際也顯得真情流露。瑤瑤的演技令我印象深刻,有幾幕因為受欺侮和被誤解而泫然欲泣的瞬間更令人動容。其他演員們的表現(大推演出謝雅真閨蜜「黃巧薇」一角的鄭茵聲,根本不像在演戲,渾然天成!)也是自然而生活化的。貼近自然日常、劇情背景又十分接地氣,我想是這部戲首先讓我願意追得下去的誘因吧。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視劇是HBO首部以全中文發音的原創影集,是台灣的公視、新加坡的稜聚傳播與HBO Asia的跨國合作。得知此劇的導演才31歲、由他領軍的工作團隊平均年齡也很年輕。(忍不住要說... 台灣年輕人的才情未免被看扁了? 年輕人絕非每一個都如老人所指的草莓又眼高手低耶!)

    宮廟文化悠久古老,相信台灣部分人士更是對此感到半信半疑甚至不理解與不信任。擲筊、起乩、祭改、作法、超渡... 也許被一些科學至上或無神論者視為無稽或怪力亂神。以此當作電視劇的梗,可謂大膽與別出心裁;切入角度與拍攝手法能如<<通靈少女>>這般新穎且蘊有深度、感動爆笑之餘亦能發人深省的,更是不可多得。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asey Affleck, Kenneth Lonergan

「原諒自己,才能撫平傷痛。」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這部已在國外得獎連連的電影,在台灣上映了,片商用這麼一句話、試圖定出這部片子的基調。

電影中,律師對Lee說的:「Lee,沒有人能體會你的痛心經歷。」我想那律師說的極對。人生中,各種悲傷、心碎的時刻及場合裡,慘劇的「主角」(或更直白地說說「苦主」也行)以外的任何人、都無法做到所謂的「感同身受」--即便,那些與主角有著或多或少、或簡單或複雜的關係與情分的任何人,表情盡是悲憫、嘴上反覆囁嚅以「我很遺憾、我能感同身受…」聽在苦主耳中,都只會是無濟於事的場面話、只能是說不進苦主心坎底的虛矯心裡話罷了。

"Manchester-by-the-Sea"是美國麻州一個靠海的小鎮,也是故事主人公李.錢德勒(Lee Chandler)的家鄉,一個本應該最能貼近與關照自己的內心、卻又殘忍地把自己的心狠狠撕裂過的地方。家鄉,原則上該會是讓每個人心心念念的;但,對有些人來說,家鄉卻是不願靠近、只想逃離的...

選擇刻意逃離家鄉的Lee,遠走高飛的理由,無非是想斷開在家鄉曾發生的一切乖離與隨之襲來的哀傷、或者無力的愧疚感。不過,故事中的Lee卻顯然處處呈現出他始終不曾從自己內心的長期困苦掙脫過。

困在自己的深層悲傷中,究竟是不可自拔的不得不? 還是一場自願溺水? 對Lee Chandler來說,也許兩者皆是,但比較接近自願溺水--Lee的身邊眼前,並不是沒有過幾個浮木或救生圈的存在,試圖朝向自己漂進靠攏,但他自己卻總是將之猛力推開、讓自己與他們的關心或拯救(不管是出自表面工夫還是發自真心相助),越漂、越遠...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a-La-Land-Reviews     

看了【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不曾點開任何一段電影預告片或介紹花絮的連結,只隱約帶著已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左一句右一句的推薦作為印象,幾乎不帶任何可能先入為主的念頭地看了它。

所以,我不知道原來這部電影是頗為正宗的歌舞片形式,一開頭就送上一段大場面且有點長(因為超乎我的預期、所以覺得它長)的生動歌舞... 我也不知道,劇中人他們說著說著就會情不自禁地邊唱邊跳起來。但,歌舞片不都是這樣子拍的嗎? 哈哈。我未免太大驚小怪了。

歌舞片在50年代前後的好萊塢很火紅且盛產,事實上歌舞片的興起應從1920年代末期、電影開始發出聲音的那一刻後開始回顧--邁入經濟大蕭條的30年代,人們面對殘酷的現實、難免會很積極地尋求逃避與麻醉自己的解藥--熱鬧喧騰的歌舞片,場景裡充斥聲光感官刺激,對當時氣氛苦悶的大環境下的人們來說,就是一帖能見效的紓壓娛樂良藥。不只美國好萊塢、回顧30年代的中國上海、日本以及有「寶萊塢」之稱的印度,也出產了一些歌舞片。

40年代前後開始、一路到50年代前後,這段時期算是歌舞片的黃金時代吧! 當時好萊塢出產的歌舞片量多、叫好又叫座;不少大明星跟經典歌曲都是這時期的產物。比如【綠野仙蹤】(1939)、想逃脫世界中絕望的混亂的桃樂絲唱出那曲令人揪心的"Over the Rainbow";【萬花嬉春】(1952)裡男主角Gene Kelly在雨中獨舞高歌的"Singin' in the Rain";還有由百老匯音樂劇改編拍成電影的【西城故事】(1961)...等等。但後來,歌舞片雖還是有,卻顯得有些式微,可能是各種娛樂的形式與作品越來越多元,歌舞片不再是人們解悶尋樂、為心內的煩憂或疑問找出口時的唯一選項了。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essie-blog-post                                             “The blues will always be because the blues are the roots of all American music.”

(藍調會永存,因為藍調是所有美國音樂的根。)

—Willie Dixon

 

必須自承,對於藍調與爵士究竟有何區別,我並不清楚。一直以來僅是傻傻地、隨興地聆聽,聽得舒服過癮便已心滿意足,卻未曾深究兩者的歷史淵源與關聯。直到最近看完HBO自製電影Bessie之後,才一解我長期對藍調與爵士傻傻分不清的疑惑。更大的收穫是更深一層地認識Bessie Smith,人稱「藍調女皇」(The Empress of the Blues)的一代藍調傳奇人物。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live%20Kitteridge     

 

   被來勢洶洶的颱風阻去我出門走跳的腳步、趁此得空鎮日端坐在家,於是有時間追補荒廢多時的看影集進度。

  

   看了獲得今年第67屆艾美獎高達13項入圍的HBO迷你影集Olive Kitteridge(中譯:《愛、當下》),共四集、一集長約一小時,這部小說(由Elizabeth Strout所寫的同名小說《Olive Kitteridge改編而成的影集,濃縮了一名世居緬因州的退休國中教師Olive Kitteridge25年的人生-看她在表面看似漫長而平凡的家庭與婚姻生活中,在不同人生階段裡,經歷各種令人窒息、難堪、糾結的生命考驗與心靈關卡;看這個長期沈浸於重度抑鬱的女人,帶著她原生家庭的悲傷記憶,與她生命裡的夫婿、獨子、情人、學生等不同生命伙伴亦是對手的人們,碰撞並交織出一首接一首的生命悲歌。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18 Sun 2015 21:47
  • 鳥人

Birdman-600x450  

    《鳥人》 (Birdman-The Unexpected Virtue of Ignorance)-我在2015年一開始、第一部走進電影院看的電影。

     God... 新年第一部電影就這麼精彩,無可超越與挑剔,該如何是好?

     不誇張,這雖不是驚悚恐怖片、也非動作片,我卻看到渾身起雞皮疙瘩、心臟都要跳出來的悸動不止,像在坐雲霄飛車,走出電影院後還是激動、久久不能自己。

     回想起好幾幕及一些對白,對照自己的心境,竟然有點想哭。

    但聽老弟說,ppt上,看過這電影的鄉民們,對此電影的負評聲浪遠高過正面評價… 有人說看不懂到底在演啥?有人則說前面好沉悶,直到後面的一幕鳥人騰空飛起、舉手彈指就惹得整條紐約街道爆破不斷、超級英雄電影式的標準打鬥特效場景使精神為之大振…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2113.86417729  

   「好慘喔!」

    看完《藍色茉莉》(Blue Jasmine),坐在冷氣很強的電影院,我身寒心也寒地打從心底與嘴裡,吐出這三個字。

    同行的朋友們也莫衷一是,有人呆坐在位子上沉默半响、根本吐不出隻字片語。

   「是啊… 這樣的下場真是慘斃了。」另一朋友心有戚戚焉地低聲附和。

    就連「由奢入儉難!」這樣宛若國小生活與倫理課本教條的感言都在散場之際冒了出來。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239692_10151796029449411_514214628_n  

    看法國小說改編成的電影《泡沫人生》(L'écume des jours)。

    這其實是此部小說第二度被翻拍登上大銀幕;第一次是遙遠的六0年代末。小說原書名「泡沫的日子」,作者是位英年早逝的多才法國青年,才華洋溢又熱愛生命、可惜生來一副羸弱身軀,不到40歲就死於心臟病發,留下這部和他生平一樣傳奇的經典小說。

     故事裡的男主角高朗與女主角柯羅嬡,第一次單獨約會的場面與經過最教我難忘。選擇約會去處時,高朗暗地費了一番心思沙盤推演—孰料,他用心計較選定的地方,竟在見面當日成了廢墟一片!

     好,被熱戀的新鮮感與溫暖的甜蜜給沖昏頭的兩人,一前一後隔著工地圍籬上的洞、窺視那彷若焦土的約會地、都還可以樂不可支地無聊當有趣! 兩人對看彼此相視而笑的時間、比專注於那片頹圮的工地風光還多。高朗發現圍籬旁有一朵雲停靠,於是喜出望外、不假思索地手拉手跳上那朵雲,一股傻勁地按了個鍵,雲朵升高了起來! 他們倆肩靠肩,雙腳伸出沒有底盤的雲朵下緣、搆不到底地空晃也不曉得要害怕,就這麼歪打正著又不設防地、逐漸飛離地球表面。

    雲朵上,哪裡都是好風景。事實上,不是騰雲駕霧的關係—凌空飛翔本身沒甚麼了不起、了不起的是愛情—只要有愛,到處都是好風景。沒有預設路線、壓根不知去向的無厘頭約會旅途,無盡也無窮,一如高朗對柯羅嬡的愛,化不開也說不完。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小說,它是二十世紀最偉大小說,無誤。
小說於1925年推出時,銷量很差、迴響評價也是一樣差強人意。
但沒想到,就在費茲傑羅往生多時之後的50年代起降,
小說就大賣、長賣,諸多文評也跟著冒出;後來,此書還被選為美國高中、大學文學課的標準教材。

主觀上,我贊同不少文評家的想法,認定這是費茲傑羅短暫的人生中,寫得最棒的長篇小說。
尤其是結尾,他展現犀利精湛的小說功力、給了一個很有力的ending。
一個好故事,「怎麼結束」往往是能否扣人心弦的關鍵,
結尾要是很沒力,就形同「整組害了了」,前功盡棄、徒留遺憾。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