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Diane的海外心遊蹤 (14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3.JPG

八月底去了一趟北京。北京行短短僅四天,在幅員遼闊、熙來攘往的京城,因為行程緊湊、時間體力都有限度,最終沒能去往太多地方。

但慶幸在行中,擠出了些許時間造訪這裡: 位於三里屯的一家獨立書店、名喚「老書蟲」。在老書蟲停留的時間雖短暫一個多小時,但後座力綿長的書店印象、事隔近一個月後仍深深崁在心上。

老書蟲是一間複合式經營的獨立書店,店主是一名老外,因此店裡的氛圍、陳設、提供的服務都很洋派。座上客人也很多洋面孔,也許他們和店主一樣,都是在北京工作生活經年的異鄉人吧。感覺老書蟲之於這些洋面孔的異鄉人,就像一個同鄉、也是同好的俱樂部或聚會所一樣的存在與依歸。無論你在京城闖蕩生存上遇到怎樣的茫然失措或適應困難,抑或是心內有了難免的思鄉情緒,想要找一個同溫層般的shelter,well... here is it. 這裡就是了。賣洋酒、賣洋書、播放懷念的爵士或老搖滾金曲,席間迴盪的談笑聲是英語或其他歐語,是老書蟲給予我的、直接而深刻的幾個印象。

對於在大街小巷上,獨立於樓下樓下、或是開設在商場百貨內的書店,我近來的想法是: 如今、可能往後的世界,書店的存續仍將面臨莫大的挑戰,不論是獨立書店、還是連鎖通路型態的書店,儘管兩者運營理念及機制不全然相同,但說真的、所面對的經營考驗都是一致的。那就是: 現在、乃至未來的閱讀人口及習慣,依然繼續改變。心甘情願掏錢購買實體書的人還會有多少? 又,這些人會願意買、讀什麼樣的書呢? 其實,一樣的邏輯與現象,不光是在紙本出版品的閱讀、出版與銷售上存在許久,也進一步在網路世界上的閱讀中悄然發生著--主動閱讀、發表「有內容」的文字給讀者,這個行為本身,可能真的會逐漸演變成一件老派、褪流行、不合時宜的事吧...

以文字表達理念、分享資訊的人,在越來越百家鳴放的網路平台 (不管哪一種、哪一家所作的平台)上,發表以文字為主的內容式寫作,這種行為基本上就是帶些擇善固執的天真及寂寞的況味的。比起直播主、比起youtuber們,用文字發聲的深度與精準度有餘、但速度之慢與生命週期之短,比起用畫面發聲,卻明顯不足。當然,不能免俗的、最為現實的問題--發表文字在網路上,想要轉成實質的報酬,對於寫作者來說往往想得到、看得到、但經常是吃不到--這一部分,顯然也比不過用畫面大鳴大放的、所謂「網紅」型的自媒體經營者。不論平台發表機制怎樣被研發與進化、或寫作的人如何尋覓其作品的適切落腳處,很可能的結果: 寫作者在網路上,似乎終究難免走向曇花一現之途 (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而造成這結果的原因,除了如何「被曝光」的規則、還有「讀者到底有多少、在哪裡、願不願意付費看文章」等問題,也是決定寫作之人是否仍會不改其志地「繼續義務性地、義工般地寫下去」的關鍵。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R0004561  

2018年4月, 和光。攝於銀座四丁目的十字街口。

 

和光(Wako/わこう), 1881年成立的高級百貨店建立之初名為「服部時計店」以創辦人服部金太郎為名、販售進口的鐘錶。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一度轉為美軍專用商店、戰後逐漸轉型發展成專售高級舶來品的百貨公司, 名流仕紳若想洽購高端的珠寶、鐘錶、陶瓷器、皮件服飾, 來和光一趟就對了。現存外觀洋派且貴氣的和光百貨建築物, 是關東大地震後所建立的, 這棟具有文藝復興氣息的建築, 座落於銀座四丁目的十字街口, 一轉眼也快屆滿百年歷史, 它優雅而悠然地矗立、屋頂的鐘樓整點會發出西敏寺鐘響, 見證銀座璀璨不凡的世紀風華。

每回來銀座, 不論從地鐵站哪個出口走出來, 一定會經過和光。和光是不容易錯過、也幾乎不可能不看見的存在。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1997  

怒放的大寒櫻。攝於2017年3月上旬的日本、東京、上野公園。

 

台北街頭, 時序入二月起, 又逢隨處可見櫻花盛開的時刻。

台灣人多愛賞日本櫻, 幾年前為了在自己的生活空間也能每年過足賞春櫻的癮, 遂積極種起櫻花樹。社區公園、有庭院的自宅、人行道旁、山林步道... 似乎到了想種就種的地步。因為我小時候在台北根本不見櫻花樹, 街頭巷弄公園校園裡最多見的是經年垂滿氣根的榕樹、初夏黃澄澄的阿勃勒或入秋轉為一片金黃褐紅的欒樹; 若要提會開花的植物, 最常見的便是生命力旺盛、一年四季都能開花的馬纓丹, 三月天盛放的杜鵑或馬路分隔島上的木棉了。

這些年櫻花不只在台北、應該是在全台灣都悄悄占好占滿許多空間, 不去日本的時候, 其實並不愁無法親睹櫻滿開的美好, 留在台灣也是能賞櫻的。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Feb 06 Tue 2018 18:52
  • 石室

R0002207  

這些天的台灣天寒地凍, 台北盆地鎮日被攝氏10度以下的低溫冰封, 

別說陽明山鞍部或是大屯山, 就連烏來山區都降雪了。

鼻尖與指尖總是冰涼, 掌心反覆磨擦仍趕不及寒意襲來的速度與威力,  難以回溫。

坐在家中客廳靜靜看電視, 就算裹著被單披著圍巾, 身軀與臉頰還是發冷。

像是個不服輸、但的確已輸得徹底的賭徒,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0000839  

早上10點, 即將開門的寶塚大劇場門口。

在畫完每個步驟都讓人大驚奇的寶塚舞台妝後, 緊接著是一樣令人備感新鮮刺激(!)的著裝與攝影~~這過程一樣也是謝絕側拍, 期間所有的感受與印象, 只會在我回味這絕對堪稱終生難忘的過程時、於我的腦海上顯影... 我選的變身標的"瑪麗安東尼"皇后, 她的大禮服其實是上/下半身兩件式, 工作人員先把內建層次分明大鋼圈的下身蓬蓬裙攤開在地、請我跨步踏進中央的小洞、接著兩位工作人員迅速將又重又寬的蓬蓬裙拉起到我腰際、並俐落地束起與固定。這時我已感覺到扮演古代歐洲貴族女子的娘役演員有多辛苦與強大了! 穿上這種裙子, 下身彷彿綁上鉛塊般的沉甸甸, 竟還要拖著如此笨重的大蓬裙搖曳生姿地在台上走位、舞動、高歌與演戲!! 沒想到更強大的在後面--另兩位工作人員拎來了大禮服上半身的部分, 請我將上半身向前微傾30度、再提醒我伸長手臂、然後麻利地替我套上綴滿水鑽珠珠與繡花的泡泡袖子一對、往背後固定一拉一扣、上半身就像武士套上作戰鎧甲一般地穿妥。穿好後還要吸氣再吸氣、讓工作人員使勁幫我把腰與胃儘量束緊, 隨後再搬來華麗閃亮大耳環大項鍊與手套逐一穿戴上, 又搬來也許至少3公斤重跑不掉的超高假髮(我選的那頂還有后冠、高聳的羽毛、玫瑰花等裝飾各就各位地固定在假髮上!)

乖乖! 「全副武裝」之後, 就算有兩人一左一右地扶著我站起來, 我還是有種不能動彈也不太能呼吸的感覺! 這就是當歐洲強國皇后的滋味嗎? 從頭到腳光鮮艷麗無比、卻有種被束綁到身不由己的沉重感... 看著鏡中的自己, 覺得簡直是一場夢! 這位, 到底是誰啊(笑)~~~

而且! 穿成這樣, 竟要又唱又跳又演數小時, 我對寶塚首席娘役剎時只有敬佩到想五體投地(可當下我連走動、擺頭、轉身都有困難呀~要怎麼五體投地呢)...

R0002441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0000835  

終於~來到寶塚朝聖了。

出了地鐵寶塚站,準備沿著花之道前進寶塚大劇場前,

率先目睹立於車站出口「寶塚夢廣場」、為慶祝寶塚100週年而作的雕塑。

說來有趣, 我在台灣, 幸運地分別在2013年、2015年觀賞過寶塚特別來台的海外公演, 但、這還不是我與寶塚所結的最早的緣分...

早在不可考的很久很久以前, 我曾在國父紀念館看過一次由寶塚OG團所呈現的歌舞秀。到底是多久以前, 我是完全不復記憶! 應是大學畢業後不久的某一年... 當時一位對寶塚很有興趣的大學同學邀約而去看的, 多虧萬能的Google大神、我如今搜尋出那場表演是2004年的事了! 表演名稱是: 夢的軌跡--我當時僅是出於有人揪外加好奇心始然而去看表演, 對寶塚其實一點了解都沒有! 但我記得, 那場有響噹噹的大咖榛名由梨~而每位團員儘管已退役多時, 造型、舞姿與歌喉都不含糊, 處處展現表演者對舞台的熱情與對自我表現力求完美極致的執念, 很是令人驚艷。事後才知道榛名由梨是當時OG團的團長, 而她在團內時可是風光一時的首席男役, 1974年、寶塚60週年之際、榛名由梨出演﹝凡爾賽玫瑰﹞奧斯卡一角, 掀起一股「凡爾賽玫瑰」旋風, 可謂相當出名且重要的大前輩來著...)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10-10-11-34-35-880_photo  

我在印度僅有的路邊飲食體驗, 在離開Udaipur拉車前進Jodhpur的半路上,

司機路邊停車小歇、想喝杯熱紅茶提神, 我也在小攤子點了現煮Masala Chai, 約合台幣10元。

口感又濃又甜, 茶味跟奶味就像兩個互不相讓的戰士, 不斷在口中對打翻鬥,

喝完後鼻腔與喉間殘存嗆辣的香料餘味, 涼涼嗆嗆的像含完一顆溫和薄荷口味的糖。

喉裡是涼的、胃卻是溫的, 喝完腦也醒了鼻也通了, 早起沒咖啡只靠印度奶茶醒腦也很OK!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10-13-13-01-32-559_photo  

每當有人請我對他們分享印度行, 在印度到底要怎麼安心「吃」, 一直是分享與回憶時的大哉問也是大重點...

會拉肚子吧? 口味不合吧? 餐餐都是咖哩嗎? 都是吃素、沒得吃肉嗎? 一定要用手抓著吃? 需要一邊吃一邊趕蒼蠅嗎? 

以上最常被問的問題, 在印度, 好吧, 我想我可以籠統回答: 以上「大抵」皆是, 但、「不盡然」只是如此!

在印度旅行時, 細細回想, 令人擔心受怕的食物「驚」驗當然有--通常發生在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路邊攤、或生活水平普遍較低落的地方; 但, 一些美好滿足甚至愜意的吃食回憶, 也是有的! 就先拿我在齋浦爾的第一餐來說吧.......

初抵齋浦爾, 進城時恰是正午, 司機帶我們吃印度式"buffet"--在台灣, 當我們說要吃"buffet", 通常會連想到檔次不低的飯店自助餐廳...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844  

清晨,日出,泰姬瑪哈陵的例行的「開門」時間到了...

大門順應清晨第一道晨光、終於敞開。企盼與泰姬瑪哈陵相見的大批遊客一償宿願,興奮地穿過門。

眾人高舉手中的手機或相機,拉長脖子仰起頭、甚至踮起腳尖凝視門後那雪白的絕美陵墓,

在我預備興奮地穿過入口的門前這一幕,也是一幅旅途裡奇美的景色。

不得不承認,泰姬瑪哈陵是觸動我抱以「此生一定要去一次!」的決心、堅毅實踐這趟印度行的理由之一(另一個疾聲召喚我來到印度的理由,則是恆河)。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874  

攝於2016年10月,印度行尾聲,我終於來到阿格拉(Agra)、

置身遠近馳名又傳奇的泰姬瑪哈陵跟前。

烈日當空,天空裡一朵雲也沒有。光潔雪白的泰姬瑪哈陵,視覺效果看似冰涼...

但實際上我已被艷陽曬烤到頭頂好似快生煙、身體彷彿要噴火了!

 來到一年之中熱度節節高升的時節,每天出門都要全副武裝: SPF至少30起跳的防曬乳、深色抗UV洋傘、拭汗用的小毛巾... 咦! 出門前的這些必行禮如儀的步驟,怎麼,跟我在印度的那幾日,如出一轍? 這裡可是台灣呀,台灣就算再熱、應該也熱不過印度吧?! 但在我心中,這兩者的界線,就「熱」的感受而言,已轉趨模糊了...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761  

2016年10月攝於印度齋浦爾的簡塔.曼塔古天文台(The Jantar Mantar, Jaipur)。

畫面中央高聳直入雲端的建築,是世上現存最大石制日晷"Samrat Yantra";

2010年,這個印度保存最完好的古天文台,被選為世界文化遺產。

我對天文學,連才疏學淺的程度都稱不上、也不算有多大的興趣;但、自從在印度參觀了古天文台,讓我從此對天文學改觀、多了幾分理解與好奇心。

印度行旅,行至齋浦爾,因為拉車與景點參觀的時間沒估算好、原本抵達齋浦爾首日下午就要參觀的簡塔.曼塔古天文台,被臨時決定在風宮及城市宮殿從容多停留一些的我們暫時跳過。幸好,第二天下午陰錯陽差有了一小段空檔、得以再把古天文台排回行程。否則,就此與世界文化遺產失之交臂,又不可能為此再折返一趟... 真的會很遺憾呢!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6121

谷中銀座最「經典」的一景... 幾乎每本旅遊手冊或專寫東京遊記的書,
一提到谷中銀座、就會放上這樣取景的照片。 

我曾有過一趟蜻蜓點水般的「谷根千」散步經驗,一轉眼這已是六年前的往事。記得當時正值凍到骨子裡的寒冷二月天,我和弟弟隨興地憑直覺在小巷弄裡彎來拐去、到處亂走,我們踏進了人煙少而難掩冷清的根津神社、冒著陣陣寒風東張西望;我還買了一枝破魔矢當作到此一遊的紀念品 (はまや:hamaya, 字面意思為「消滅妖魔的箭」,但非武術用途、而是儀式福物。在日本各大小神社中,以破魔矢造型作成的御守頗常見,據說可無形地破除邪魔的一切、有淨化、驅邪招福用意)。後來走到了一段沿途有著貓蹤貓影的下坡路,路邊樹上掛著「貓出沒注意」之類的可愛標語牌,有一些販售與貓相關的商品的個性小店,當然還有一些真貓在半路上神出鬼沒地現身、與我們玩著躲貓貓... 結束行程後,我赫然發現我們不知為何地錯過了很重要的「谷中銀座」一帶! 感覺悵然若失呀... 所以,六年多後,我抱著補遺的心情上路了,終於,在許多旅遊書和網站上看過不知幾回的谷中銀座招牌景致,在這趟東京行,身歷其境、看好看滿...

IMG_20170309_163010_519  

攝於剛從JR日暮里站西口走出來不久、接近谷中銀座的半路上。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2169  

2017.3.11 我到日本東京國立新美術館,看草間彌生展。場外空地,展示她招牌的南瓜雕塑。

我永遠的靈魂〕是草間畢生規模最大的個展,在她所來自的國家日本舉行,意義非凡。

在台灣有人用「圓點女王」稱她(我個人覺得對這稱呼法抱持反感。想起來,不知為何就是覺得... 很膚淺)、日本媒體曾叫她「裸體行為女王」(這其實是草間剛結束美國生涯、返回祖國日本時,被日本媒體帶著較為貶抑的不懷好意所創出的稱號--她絕不是一直在裸體,而裸體也不是她藝術創作最主要的方式;運用裸體行藝術創作之實,這不過是她在美國某一小段時期的手法而已)。不管要用什麼形容詞或稱呼描述與定義草間彌生,草間彌生無庸置疑是仍在世的當代藝術家中,最炙手可熱、聲勢如日中天的一位。2006年,她榮獲「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的繪畫獎,辛苦投入大半生的藝術成就,終於被這項最高榮譽給彰顯、肯定;她,是奪得此獎項的首位女性。日本,是她的母國、是生長的所在、卻也是相當程度的痛苦根源(她是個「反一致性」的藝術家,對日本社會父權主義至上、文化及觀念上種種枷鎖般的壓抑與約束,都曾表達過不置可否的態度)。獲此獎11年後的2017年,她畢生最大規模的個展,選在日本展出。

DSC_2228  

2017.3.11 @日本東京國立新美術館一樓。一樓有草間彌生可看、二樓則有慕夏展。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2183

香奈兒2017.3.3~3.12在東京表參道開設的「快閃店」--Coco Cafe櫥窗一景。

 

    完全是「歪打正著」! 我今年三月份匆匆的東京行,途中臨時起意、在3月11日下午「路過」表參道... 因為聽說--香奈兒(Chanel)彩妝,在表參道的"SO-CAL LINK GALLERY"開了一間為期10天的快閃店,快閃店採用咖啡店型式、宣傳與銷售新上市的水晶糖光透唇釉。

    我從上大學起,幾乎天天上妝。只要出門、臉上一定帶妝,但我的化妝生涯裡,始終沒有固定鍾情的彩妝品牌,開架的、專櫃的,啥品牌都願意嘗試。我算是相當隨興地以「打游擊」心態挑選與使用彩妝品啊。香奈兒的彩妝其實挺討我喜歡的... 價格是真的頗為高貴,讓我決定購入的每個當下、心中不免遲疑並微顫個幾下(笑)。但它的質感與品質,是真的對得起它的標價,算是教我領略與服膺「一分錢、一分貨」這個道理的品牌吧(跪)!? 我最常買的是香奈兒口紅、偶爾也入手唇釉(然後沒有一支唇釉是擦完的)。曾經失心瘋買過限量的四色眼影盤(也是沒有擦完、事實上眼影這玩意兒,除了淺色,其餘拿來加深眼窩或勾勒眼尾的顏色,真的很難用罄)、和表面刻印精美浮雕花紋的蜜粉餅... 我也曾不敵櫃姊口沫橫飛的積極遊說、外加敗給自己微弱不清的腦波,心一橫買過香奈兒貴到不行的保養品(汗)。  

    20年前我還是大學生時,一條香奈兒口紅專櫃訂價台幣650元。我從它一條650元的時候開始買香奈兒口紅,直到如今、一條已漲到1,150元了。這20年,台灣到底發生了什麼呀,要拿錢買的各項物資價格是連番倍漲,可、掏錢買東西的人們本身,薪資所得卻是(菸)... 多年來我謹記我人生中第一條香奈兒口紅的入手價格,把它當成一個小小的指標,觀看並比較著物價的差異、思索著金錢在時空推移演進下的真正價值。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0170313_144857_484  

2017.3.13. 攝於午間的上野恩賜公園門口。

穿和服的觀光客和盛開的櫻花, 還有始終不斷的人來人往, 相映成趣。

 

    聽過「大寒櫻」嗎?

    恕我才疏學淺, 我聽過吉野櫻、八重櫻、河津櫻、枝垂櫻… 但就是沒聽過「大寒櫻」。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2026  

2017.3.10. 攝於淺草寺; 我在該寺人氣最高的「雷門」前。日本此刻正值驪歌高唱時節,

我並非第一次來到淺草寺、拜見雷門, 卻是頭一遭目睹有大批身穿學士服的年輕學生們,

興高采烈地群聚在雷門前大拍團體學士照、紀念與謳歌自己的青春。

    其實數不清,到底去過幾次淺草寺... 這次我到東京短短停留五天, 臨時起意把去過多次的淺草寺排進行程, 在第二天午前到淺草寺拜拜, 到底是為甚麼呢?

    求個平安、圖個平靜吧?! 咦, 不對呀! 淺草寺人聲鼎沸、始終是各國觀光客--尤其是首次到訪日本東京者必朝聖之的觀光大熱點--來這裡能圖啥平靜呢... 恐怕光是一到淺草站步出地鐵車廂、踏上月台一路走出車站的過程, 就要被川流不息的人龍給驚嚇與淹沒了。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218  

攝於印度瓦拉納西、往鹿野苑的途中... 這段路辛苦異常, 熱天搭老舊、冒柴油氣味、在崎嶇路面疾駛的嘟嘟車, 

盡收眼底的兩旁「風景」, 幾乎由破舊零亂的屋舍和擺攤營生的小販隨機組成。空氣中混雜著難以言說的怪味, 風沙揚塵從不停歇, 喇叭聲叫賣聲不絕於耳... 亂不亂? 髒不髒? 

嗯,  有夠亂, 肯定髒, 就算我在這段最髒亂艱險的路途上沒下車直搗那些髒亂之所在, 都能深刻領受; 但--

這國家的髒與亂, 絕非召喚我赴印度一遊的源起, 亦不會構成我從此止步、甚至討厭印度的理由!

印度歸來, 不知不覺將滿四個月了, 每完成一趟旅程, 我就會開始集結幾個比較特別而難忘的地方或見聞經歷, 讓它們變成一個主題、將它們寫成一篇兩千字的遊記, 配上20張左右的照片, 投稿給一家報社的旅遊版。這麼固定合作, 一轉眼也已經維持近十年了! 這是最近發表的一篇, 刊載於2月2日的自由時報上: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0161012_223906  

幾乎被視為齋浦爾地標的重要存在--風之宮(Hawa Mahal),
座落在齋浦爾市中心商店林立、交通繁忙的街道上。

遠觀宛若一面巨型的屏風,近看則相當高大宏偉、卻發散一股秀逸典雅的氣質。

排列得密密麻麻的窗戶,多達953扇,讓風之宮出落得分外精緻秀麗。

它是印度建築史上令人喜愛與讚嘆的傑作,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5355.JPG    

     在藍城,連住兩晚,過程中接連獲得不少能「接地氣」的有趣體驗。

     接地氣的事件一,莫過於我們下榻旅店的位置與因此衍生出的加碼行程--我們在此選擇"Pal Haveli Hotel Jodhpur"而居,它是由歷史遺址變身成的旅店(heritage hotel)、18世紀就座落在老城區鐘樓廣場旁迄今。旅店擁有21間客房,乘載近兩個世紀的時光裡、Pal家族三代人在此生活起居的印記。如今轉型為旅店,大門外仍是終日嘈雜熱鬧髒亂的地攤、小店、市集、升斗小民們營生與起居的窄巷陋舍;但一踏入旅店大門內卻是處處大器又貴氣、庭院深深、優雅閒靜的豪門大院。

     是的,既然旅店前身是有錢人家的豪宅,從大門、庭院、每幢建築的氣勢與細部、房間的裝潢陳設,無一不考究、不難窺知昔日大戶人家的品味與風華。

DSCN5343.JPG  

踏入旅店入口後的第一個前庭。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497

      「藍色」是焦特浦爾(Jodhpur)予人直接而鮮明的視覺印象,這座城市裡的許多民房外牆、都被刻意漆滿亮眼爽利的藍。漆成藍色,據說此舉可驅趕蚊蟲、也有一說是製造室內清涼感;嗯,這兩項功能在蚊蠅到處飛、炎熱難耐的印度的確需要啊! 但認真追究,發現把房子漆成藍色,乃源自數百年前的一種傳統--婆羅門種姓家的習慣,確實是為了驅蟲兼降溫。

    不過,看到滿城壯觀的一片湛藍,是待在此城第二天早上遊歷梅堡、登上高處往下望時的事... 在此之前,初抵焦特浦爾的第一晚時,第一印象、也是最難忘的視覺震撼,其實是黑夜裡雄偉壯觀的梅堡! 不過,當時人在飯店的屋頂餐廳等待姍姍來遲的晚餐,長途拉車的累外加飢腸轆轆、沒耐住性子把黑夜裡被精心打光照得奇美的夜之梅堡給好好拍下來,只用眼專心盯著瞧。隔天一早又來到屋頂吃早餐,精神好多了,留下我面向梅堡打招呼的合影...

DSC_0481  

「梅堡! 我來囉~」從這角度除了盡覽雄偉的梅堡、還能隱約瞥見一些藍房子。

16-10-11-11-15-37-691_photo  

文章標籤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