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a great and meaningful birthday gift to my blog! 雖然不是進入決選、更非得大獎、僅是初選入圍就能讓我好雀躍。有一種「被看見」的踏實,我是那一同入圍生活綜合類部落格的118名格主之一! 這對默默長成到6歲大的、我的部落格來說,不論得獎與否,至少收到了一份帶有成就感的,生日祝福。
聽聞目睹了幾天的新聞報導,幾近一週接觸教人心驚而心碎的畫面、文字與數據,這場對日本人堪稱史無前例的災難,對日本以外的諸國諸民而言,亦屬空前、但也沒人敢斷言這是絕後—未來,誰敢說不會再有類似、甚且更甚於此的事發生?數年前在南亞、去年在海地、在智利;今年在紐西蘭、在日本…蠢動的地震,下一站選擇到哪裡? Nobody knows for sure; but, will the Heaven know and tell the people in advance…?
靜謐的深夜心底,也許是不安於過分喧囂的沉靜,響起一段旋律,是一首好老好老的歌: We Shall Overcome…還記得聽過Joan Baez年輕時,在1969年那場轟動全世界的Woodstock演唱會舞台上的版本,她用高亢自由的嗓音、蓄一頭短髮、精神地刷動胸前那把木吉他的弦,彈唱著”We shall overcome, we shall overcome, we shall overcome someday… We shall live in peace… someday…”聲聲字字句句,幾近切齒咬牙,那份克服一切,生活的平和與勇敢、光明又正大、融合而無懼的渴求,除了在種族歧視、反戰的年代與國度裡如是,在天災捉弄的這顆危險星球上的此時,更如是。
這不單是日本的關卡,更攸關全世界與世人的去從;面對這場震撼,沒有人可以再分彼此、更無法置於度外。我們不只應當克服、我們更求必須克服—We shall overcome, and we must do so, someday in Japan as well as in the whole world.
"Come on! Get a life!"曾經,在英國讀書時,一位英國同學如是吶喊過。這句呼喊振聾發瞶而擲地有聲,幾年後,每每在為了工作忙至不可開交之際,在我耳邊心底像掀起滔天巨浪般地席捲撲來。
有點忘了該位同學是為何發出這一句喟嘆。那時我們好像在聊著工作這件事,好像是英國同學聽了來自亞洲的我們談起亞洲人工作起來工時很長、加班是正常準時反而異常、也許工作量還爆到得帶回家繼續做...等等,英國人聽的目瞪口呆、不置可否,問我們這樣辛勤工作的亞洲上班族,扣掉工作以外的平常,都在幹些甚麼? 這時,換我們呆住了,沉默半响我們能擠出來的答案,不外乎在家睡覺看電視或出門血拼吃東西,有家室或伴侶的人就是從事著家庭日或約會行程。也許,就是這麼匱乏的答案,讓英國同學誇張地回應: 你們! 應該Get a life!!
我不是翻譯高手,我不知道該如何精準又優美地翻譯由這麼簡單的三個字湊起的一句話--get a life,其實大抵就是要人好好去過自己的人生的意思、期勉人務必要去擁有一個有意義的生活。那麼,從英國同學的這一嘆,我能聽出,超時拼命工作的人生,假日只能睡覺買物以過的人生,於他們的價值觀而言,絕對不會是一個像樣的好生活典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