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Diane的記憶心存摺 (7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再看一眼,按下電腦鍵盤上我認為最萬能的一顆”Print Screen”鍵,留下首頁畫面存放電腦以資紀念,因為,這個我寫了五年半的部落格,即將「搬家」了在離開前,像是過客每行旅一個難忘的地方,總想在轉身離去前留下些甚麼,拍照留影,通常是最簡易與最直接的一種留念方式。

 

    幾個月前,每每進入這間再熟悉也不過的「自己的房間」,頁面上方出現一行淺灰底的小字,提點自己,這裡要關起來了,好像被施以都更計畫,此處不能再讓你以原狀態住居、會另外安排一個更新更好的居所,等著你在即將步入歷史的原地先行整頓打包、謹慎帶走想留下的同時拋走可以捨棄也不覺可惜的,清處地打點妥當後,便可整裝上路,往新家遷去。

 

    人生中並沒有太多搬家經驗,但每一次搬遷過程,最辛苦難過的關卡,往往不在整頓那一關;當收拾好了家當,準備轉身的那一瞬,最是掙扎。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小到大的記憶與人生經驗中,「過年」之於我,非指西方社會的新曆新年、而是按照農民曆節氣走的舊曆新年-在小年夜前懷抱送舊、懷舊情緒去掃除整頓存在生活空間與心間的成堆積累,然後一身神清氣爽與參雜幾許雀躍地在除夕夜守歲迎新;在大年初一起早向身邊親友走春賀年、也上廟裡忍著香火繚繞與人聲鼎沸拜拜祈福;初二隨著媽媽回娘家,娘家恰好在漁村裡的我母親的家,等著我們坐定開飯的飯桌上,總是豐盛活跳的新鮮魚蝦海味…然後,初三、初四等接下來的日子,開始變得接近尋常,沒有太多非此時不作不可的流儀等著我照辦,假期裡可任性地讓意念與行動付諸合一與自由,朝向假期與純然的自由自在的結束,又放縱又不捨地倒數著。
 
    這樣過年的形式已在生命裡漸成一種復古、待成追憶的過去式。老親友開始在俗世凋零、往他界遠去;幼年長成了青壯,開始追尋並設定出,順應自己心性與意志的生命節奏與方向…我,就正屬後者。歷年過年時順手拍下的鏡頭,成為可珍藏與隨時拿出來回味的記憶,當下光景雖已無法重返,但追憶的滋味,可以是美好而恆久的。
 
    ~~兩年前春節返台南老家,這是老三合院大翻修前,最後一次看它以「老瓦厝」風貌呈現眼前。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電子郵件方便普及的近幾年,挑選風格互異的聖誕卡片、提筆親手疾書對親友的想念與祝福,是不是已成一種old fashion,逐漸悄然式微於電腦螢幕前的彈指之間?
 
    似乎是的。每年聖誕前,買卡片寫卡片寄卡片的勤快率,於我似有逐年下滑的趨勢。今年至今才寄了兩張聖誕卡,一張往德國一張到日本;這週一問了郵局,到日本的能否趕在聖誕前送到?郵局小姐沒好氣地淡淡說,最近信件很多啦!就算寄航空信件也趕不上吧!?我隨口問了快捷的所需時間,沒想到郵局小姐的反應更加狐疑連帶冷漠,一副「有必要動用快捷寄卡片嗎?」的表情。我不禁開始揣想…傳統的手寫郵件、不論書信或是卡片,如果真會有一天希罕過時到瀕臨絕跡,到底是這種相較電郵顯得緩慢的方式,注定不會受時下講究快速的人們慣用;抑或是問題根本不是出在方法的快慢,而是出自人們內心對傳遞情感這回事、本就已心生一股孤絕且無所謂的情緒?
 
    打從心底還是對寫卡片給別人、或收到別人寫給我的卡片,充滿期待與喜愛的,遠勝過從電子信箱點連結,看著聲光動感十足、但有時效性且毫無人情味的電子賀卡。只是,快速流動變換的人際與境遇,常會讓人在信封上提筆寫收件人與其地址的那一刻,遂已心生不安、疑惑這卡片是否真能成功送達這個人手上?就連電郵地址,可能因為人們各自不斷轉換的身份與經歷,產生這類不知今夕是何夕的不可靠感。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猛然,我這個小部落格,在剛過不久的五月底,滿四歲了。
 
    比我出社會以來,耐住性子做最久的正職工作時間(三年半)還要長一點,顯然我樂於當個勤勞書寫的部落客,雖然為工作或為留學而奔忙費心,偶讓上部落格登新文章與照片,演成了週記般一週一次的稍慢節奏,但至少沒讓它閒置荒廢,從來不忘替它妝點新風貌。
 
    我是個有恆心的人嗎?也許當個始終不渝、不論身在何方都想持之以恆blogging的部落客,可以證明自己也有不失堅毅持久的一面。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又到了一年將盡之時,免不了又得狠狠檢視,這一年自己如何度過。
 
  在這一年,我「又」換了新工作-就在揮別去年回國後展開的一段極短暫但也極失敗的工作經驗後,我選擇在2008年、於自己過去最熟稔的領域再出發。從不可免的跌跌撞撞中出發,在對陌生環境裡百轉千迴的試探中站穩腳步,在反覆琢磨與記憶中開始奔忙卻紮實的營生,在混沌不明的世局中因為目前還算穩當的工作、與期間幸運遇見幾個令我溫暖欣慰的人與事,而叫我自動忘卻工作上難免的紛擾繁瑣,依舊可在幽微中瞥見幾絲希望之光。
 
  在這一年,周邊親近的人紛紛有著或好或壞的際遇變化,母親過馬路不慎撞上了疾行的機車,雖然發生事故的當下、與養傷復健的過程自是苦不堪言,一家人的生活步調因此而被不尋常地打擾、心緒也隨之起伏煎熬,但積極配合復健的母親只花大半年的光景,就能活動自如,也漸漸修改過去過分躁進、凡事搶快的性格,我們全家也更能試圖虔心參透意外造成的打擊、並從低潮中學習如何寬心接納世事的變化,這場意外雖是苦事一樁,讓我們習得如何以更豁達淡定的態度過日,也更懂得珍惜家人之間的情緣羈絆,終歸是一個苦盡甘來的好結局。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幾天,都在辦公室裡頭昏腦脹、案牘勞形的國中老友靜與我,雖在MSN上掛起忙碌,卻有默契地小聊了一會-為了本週末的同學會。
   
    靜是個忙碌的系統工程師,每天在電腦前理著繁複龐雜的程式,就連週休假日也不得閒,她悠悠地說週末的難得同學聚會恐怕得因為加班而犧牲了,已經忘記有多少年不見的我們,就這麼又錯過了一回…
 
    去年冬天,我錯過了國中同學會,當時人在英國打開電子信箱發現,主辦同學會的蕭婆貼心地寄了當時合照與通訊錄給我,時值凜冽的英陸隆冬、又剛好遭逢自己的電腦與備份硬碟雙雙離奇壞去的打擊,別無選擇只能坐在圖書館勉強地用起公用電腦上網的我,發現這封充滿喚醒遙遠思念與記憶的電郵,暖暖招呼與想念的情意透入隻身在異鄉的我的心扉,那份感動,至今記憶猶存、從未降溫。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日和某老友Momo談到同學會,Momo說的坦白直率,同學會啊,長年以異鄉為家、讀書或謀職都在國外進行的她,就算人抽出空回到台灣、也不會赴宴的,理由是: I feel no connection!!
 
    Connection,直翻成中文,就是連接,在我單純想來,便是一個端點與另一個端點的連結,沒有connection,不論是感覺不到或是某一端因為自身意願作祟或是不可抗拒的外力為阻,都無法促成兩個互異的端點自然而密切的連結,而終究自然地成為失聯斷線的狀態。
 
    顯然的,與相識多久無關;而是緣分深淺--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有無,不過就只需端看,是否彼此「感覺到那段連接(結)」-feel the connection or feel no connection罷了。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DSCF6475       DSCF6476

    台南老家正在整修。古老的紅瓦厝,據說經年累月又是漏水又是頹圮的,已陳舊到不翻修不行的地步。

    生長在台南、婚後嫁到不遠的高雄的二堂姐,最近辛勤地上傳了好些照片,從各個角度與空間攝下了徹頭徹尾改頭換面中的老家新貌,這跟我原以為只是補粉刷牆、修好漏水、強化天花板的「維(微)修」完全不同哪…溘然長逝的阿公早年最常忙進忙出的豬舍拆光了;原地新建了一排外型仍是三合院矮平房、外頭工整地貼滿現代化的淡色磁磚、裡頭設立了全然西化廳房衛浴的屋舍。從廚房、餐廳、每間房間通通都重新粉刷並強化屋頂,連我以為不會更動到的客廳大門,連門帶窗與牆盡換了一張臉似地直讓我認不出。我連看著三十多張照片,邊看邊驚訝、同時也一邊感嘆於那些再也回不來的一磚一瓦一牆一角,雖腐朽斑駁殘破陳鬱,卻是帶不走的深層記憶,渺遠萬分但也最是深刻難得。

    不敢將今年春節回去時親手拍下的舊容貌影像與剛過目的新面目照片同時並列,怕是一起看了更添增於心頭的,不是新奇訝異、而是懷舊感傷。一年復一年地隨父母返鄉,經過鄰近老家的左鄰右舍,也一年復一年地逐屋沿街改變樣貌:有戶人家甚至誇張又好大喜功地鐵了心,將閩南式老厝一翻修成北歐式木屋呢!剛開始看在眼裡想在心底,真是突兀莞爾到無以復加;誰知幾年過去,屬於我家族在台南記憶歸屬的一個重要標的,也大大變樣了,彷彿就要變成我以前在鄉間街巷穿梭時,每看一眼就會暗自在心內埋怨批判一會的,那種貼綴以二丁掛或各種西式壁磚,被漆以奇異粉綠亮白等新穎到刺眼的粉刷油漆的、半西半台的無特色房舍。

     就連照片裡的那面三合院外樸實無華、展露原色的紅瓦牆都被塗脂抹粉而消逝了…早知今年春節在那老瓦厝跟前,我就該多流連幾步、多凝視幾眼的…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昨天老弟生日,老媽煮了獨家牛肉麵幫他慶生、同時順便讓我也重溫老媽拿手紅燒牛肉麵的絕妙滋味。我特意在出發回家前,先在辦公室撥了手機跟老媽"預約"我到家的時間,好讓完美主義的老媽可以算準時間、煮出口感軟硬溫度都剛好的牛肉麵。
   
    記憶中,很久沒吃到老媽牛肉麵了。昨天的那一晚,應該算是老媽今年三月車禍之後的"復出作"。好快,一轉眼意外發生已然半年,老媽神奇地可以自如穿梭廚房間,又是洗白菜切蔥花、又是煮滾熱水下麵條、還得時時細顧燉熬的香濃醇厚,堅持除了必加的醬油、滷包、糖、鹽、辣椒與豆瓣外,還要丟進好多顆蕃茄與洋蔥下去滾的紅燒牛肉湯汁。瞧老媽在冰箱、流理台、切菜板與瓦斯爐台間挪移的勤快身手,一時還真看不出,那是個半年前被疾行機車撞趴在忠孝東路街頭,手腳骨折行動不便了近三個月的婦人。除了久走與久站仍會身子骨隱隱發出痠疼、還有左手腕右小腿因為開刀裝鋼釘的縫合刀疤之外,如今在老媽身上,幾乎已看不到車禍帶來的異狀。
 
    昨天恰巧也是老媽第二次例行回診,醫生驚訝於她骨頭的癒合速度,和前些時日為她做復健的大夫口徑一致,直誇她她骨頭長的很好。也許是那段最不得動彈的日子裡,天天躺、吃鈣片、灌牛奶、啃魚骨...,所有可以用上的強骨絕招都奮力去試,導致的成果。吃著口味美好依舊的老媽牛肉麵,感覺口裡濃得化不開的那股,家門外嚐不到的好味道,除了是來自於融入了替老弟慶生的溫情外,更是源自於老媽自己劫難後終能擺脫無法活動的苦悶、且能重拾自己最熟悉也最喜愛的勞動,而產生的重生喜悅。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圍滿結束再見的小布幔,成了妝點中興百貨最後一件難堪的衣裳。       
 
    Sunrise-日昇、太陽升起之意,也是一個百貨公司的英文名字;23年前,它的發跡與崛起,用引進進口高級品牌衣飾的設計與質感在台灣定義流行時尚、用顛覆既定思考框架的創意廣告圖文領導「意識型態」潮流,它是中興百貨,一個對我來說,不單是一棟與我比鄰、不時以唯美氣質的櫥窗妝點門面的品味百貨,更是無形中為我養成時尚與美感意識、記錄流行潮流的風起雲湧以及景氣榮枯的導師級角色。
 
    如今,在2008年七月的最後一天,中興百貨最後一回開張營業,晚上10點半,送走了搶特價逢低買進欲罷不能的大批顧客、當然其間也必定包括了不少懷抱不捨之情看它最後一眼的老主顧,館外熄燈、館內收拾、關起大門、廣播放送著感謝與晚安、並外加一句平時不可能會有的珍重再見,這是中興百貨走過23年起落繁華的最後一夜,相信它的結束,也為台灣百貨史與當今低迷的市道,寫下注定要充滿嘆息與可惜的難忘一頁。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如今的我,每天頂著朝來熊熊如火的烈日、腳踏著被這烈日曬烤得滾燙的柏油馬路,還得同時努力在不流動的濕悶空氣中大口喘氣-以這樣不健康也不優雅的姿態,在擾攘擁擠髒污的台北城內趕路上班時,那「不像夏天」的夏天,竟成心坎底,我所最懷念的、最想一路趕回去的夢幻境地。
 
  天底下,哪裡有「不像夏天」的夏天?除了終年冰天雪地的南北極沒夏天,哪個地方不會歷經四季流轉、捲入冬冷夏熱的輪迴?
 
  有的,在英國,去年還在英國的那個夏天,根本就一點也不夏天!明明日曆都翻到七、八月了,每天看新聞氣象預報,日時溫度頂多是攝氏二十多一些、甚至只是將近二十度的十七八。這樣的溫度自然對來自亞熱帶的人們是談不上熱,還得嫌冷呢。也就因為歐洲過份顯得涼爽的不熱夏天,我等於是從前年八月出國後,都沒真正身歷其境於水深火熱的道地亞洲仲夏,難怪現在天天渾身不對勁,見光死加上不耐熱,寧願向冷氣房投懷送抱賴著不走,連以往敬謝不敏的冷水澡都打算躍躍欲試。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06 Tue 2008 01:52
  • 花香

花香

    傻傻分不清這是茉莉、七里香還是玉蘭花,只懂一心一意地去享受並深刻記憶這花瓣的淨白潔純,以及那揮之不去、淡雅清幽的馨香。
 
    三月的有一天,隻身去廟裡拜拜祈福時,在專賣各式供品糕餅的小舖子買來的。會想在廟中神前走上一遭敬上一回的原因,是為了那時剛剛出車禍住院養傷觀察的母親,我聽信照顧母親的看護阿姨之說,翻出她一件淺白色的亞麻上衣,帶去行天宮排上半小時的隊收驚。除了給收驚阿婆唸唸有詞動作頻仍的虔誠加持以外,還不忘在諸神明跟前把糕餅排滿盤,綴上這一串小白香花,借「花」獻佛一番。
 
    收了驚的白上衣給了當時住院的母親壓床隨身保平安用;而這串香氣逼人的小白花隨我回了家,我心血來潮找出珍藏多時的手繪花朵小陶磁碗,安放這串雅緻的花,噴灑上一點點水珠,擺飾起來頗有幾分沈靜而禪意的美感。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友維多利亞當了新嫁娘,回憶起歸寧那天至親好友們為了豐富宴席的氣氛,於是各秀所長、獻上說學逗唱兼而有之的表演,甚至還吸引了在同層樓另一場地辦文定宴的賓客們,忍不住好奇隔牆享受我們這一場熱鬧滾滾的演出哩。舞台上的大螢幕,一首接一首中、英、日、台語表演曲目的卡拉伴唱畫面從不間斷地輪番播映,影像前盡是一個接一個盛裝打扮、緊握無線麥克風、表情陶醉投入的身影。尤其終了一曲新娘大學合唱團時代每登台必唱的團歌「你儂我儂」,事前全無計畫當然也沒排練,伴奏就著舞台邊小小的電子琴、而陪伴新娘一起青春一起熟成的,我們這群合唱團的「老傢伙」們,也匆促地抹抹嘴拍拍屁股,就從各桌起身走上台,很自然地默默起了各聲部的第一個音、使了個眼神後就一同唱和起來了。從頭到尾,聲音純而不油,雖然現有人數不夠多、聲部也不平衡,但卻意外地和諧而聽不出缺點的完美感人!
 
   老實說,在我還沒在大學加入合唱團前的有很長一段時間,一路聽著流行樂長大的我,心目中始終認定「你儂我儂」是首很「老梗」的歌,有著文謅謅的文言歌詞、半世紀以前老歌曲般的、太過樣版的完美。納悶一個吸納學生為主的大學校內合唱團,怎麼選擇可以當我祖父母的古董級老歌當團歌。但是,經過了四年大學合唱團與這群老歌友們,深刻而悲喜與共的青春成長歲月,多年後為其中幾個老歌友的婚禮作祝福,而應景地重新唱起了它,身邊緊挨著的還是多年前一起唱和的老傢伙-有的多了幾條皺紋長了幾斤贅肉、有的身旁多了另一半懷裡更多了襁褓嬰孩…但不變的是,那老歌的老節拍老旋律、彼此聲部該唱到位的音符該拉好的聲線,誰該站在哪個位子、該在哪段歌詞露出怎樣的笑容與眼神…
 
    我才明白,因為當時時代背景、而譜寫的文藝而含蓄的歌詞含意,不單涵蓋男女深濃而羞以開口直述的情愛,就如新嫁娘維多利亞告訴我的,它也可以代表我們這群口唱心和的老傢伙們,十多年如一日的堅定革命情感。那麼簡短的歌詞配上不難的和弦,人湊一湊不必多想就能說唱就唱,能唱的那麼自然而情生意動,只因為我們一直以來,唱到這首我們共同的歌,只懂得也只堅持用「心」唱罷了。甚至,因為老傢伙們各自又再「老」了一點,各方面的人生經歷又多了一點,歌聲聽起來就像釀了好些年的醇酒,更嘗得出深奧與濃郁。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友維多利亞終於一嘗宿願,在這一年之初的春寒料峭之際,披上一生中非得披上一回的新娘婚紗、套上價值不斐的閃亮名牌大鑽戒,將自己嫁了出去。
 
    認識她掐指算算竟也有十二年了!這樣的時間長度,等於佔去年紀相仿的我們的生命的將近二分之一那麼長。相識之初就知道結婚生子成自己的家業,是維多利亞個人生涯規劃中的必達陣目標,我甚至還鮮明地記得,她努力為自己的白馬王子列出上百條必備條件的認真勁兒呢…維多利亞向來對人生裡很多人事物都要求完美、抱持高遠夢想偏偏又不甘心夢想只能是想想而已的空中樓閣;這樣的她活的雖然目標多如牛毛又明確,卻也為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而致美夢難圓,常常感到抑鬱寡歡而顯得特別辛苦。如今她那最大也最難的夢-出嫁成家,終能夠成真,身為默默在旁關心的好友如我,除了替她開懷,倒也感受到一股,放下一顆心底大石的豁然。
 
    畢竟,她終能消卻因「所嫁為誰」或「嫁不出去」而生的、尾大不掉的焦慮感。當父母為她蓋上頭紗、將她託付新郎的那一刻,所有惶惶不安的空虛與猶疑,頓時停止躁動的漂泊、有了靠岸的依歸。那一顆閃耀晶透的蒂芬妮,如同一顆含有百憂解成分的定心丸,抑止了她為感情總是無以為繼又難以抉擇,而掩不住的失落焦躁。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在我的記憶存摺裡,鄭壹芬老師,絕對是狠狠在上頭,記上好大的一筆數目字的一位。
 
    仔細回想推算,距今已然十年之久了,升上大二的我,日文程度僅僅只是,把五十音的形體與發音念熟配對的嬰孩階段,開口用日文「對話」,也只限於與人互問答「你好嗎?」「我很好。」「我是XXX、初次見面請多指教!」或是構不成你來我往的談話內容的「這是蘋果」「那是書桌」等等練習句型與幫助記憶單字的短句。
 
    一個十九、二十歲的人,要從頭學一個人生中素昧平生的外國語言,何其困難。要以成人的記憶與學習力去一如稚齡幼兒牙牙學語般,把這陌生的、鴨子聽雷的外國語講得通情達意順耳好聽,要說胸有成竹而不會感到絲毫誠惶誠恐,絕對是騙人的。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人在台灣,自然要過一個很年味的農曆新年。
   
    去年的農曆年,是在英國念書、即將展開趕報告與論文發想構思的忙碌第二學期初始中度過;為了自創「圍爐」氛圍,已經入境隨俗天天自炊西洋味料理的我,刻意跑去貴到不行的亞洲食材店恆生行,買了生平最奢侈的一包金針菇、幾塊嫩豆腐與魚丸魚板甚至雲吞,再到TESCO尋覓熬高湯的長條豬大骨,和家人一般的室友一起溫馨地用電鍋煮涮涮鍋來吃呢!
 
    今年又身在台灣過年了,老實說所謂本土年味的過年,我並不頂期待,理由萬緒千頭…簡單地講,就是因為一些傳統的習俗,我個人不是非常接受吧,比如包紅包、放鞭炮那類的。還有一個「回鄉下見親戚長輩」,這對我其實也是個罩門,而且隨個人年歲增長,這罩門似乎越來越大,罩的我有點顯沉而尷尬-那就是一些我大半年見不著面兜不上邊的無往來老親友,對我從頭到尾至裡而外可能的發像連同一串追問,諸如:年紀、感情、婚姻、工作、收入…然後一定是一番約定俗成的制式比較:妳是誰的女兒?喔、妳多大啦、結婚了嗎?妳這個歲數了要快點讓妳媽好命呀、妳是不是(一定)太挑了?那個誰都要嫁了妳怎麼還沒?那個某某的哪個女兒在哪工作賺好多錢那妳呢?啊妳是在幹甚麼呢現在、那以後想怎樣咧…等等。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沈默了幾天,沒動筆在這裡寫下甚麼,真的是因為房間裡連日的整理整頓,加上狂看一些錯過的好電影跟影集,竟也讓我這個無業遊民每天形同行程滿檔、時間不夠用的大忙人,耗去很多精氣神呢!
 
    答應要分享很多整理過程的好玩事,那就來說說我「出土」的眾多「古物」中,重複映入眼簾最頻仍的一個意境吧。
 
    那就是一切跟「胖」有關的、任何你想的出來的象徵與詞彙都能在眾多朋友們給我的留言中讀到:圓、肥、胖、甩油、減肥、塑身、變瘦……還有,很多畫或印有豬的塗鴉或圖像的卡片與信件!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一直在「整理」…因為房間在我出國期間,林林總總的東西被家人重新挪移收拾過,幾乎八成以上都被封入置物櫃或打包進了紙箱裡,回國後又因一段短暫慌亂的工作與原本懶人劣根性雙雙作祟,阻礙了整理整頓的決意,過往在房內常信手拈來的書本、照片、或慣用的生活小玩意等等,一伸手抓住碰著的都是茫茫然的空,因為熟悉的它們全都不見蹤影了,這讓我非常不能習慣。
 
    終於,「想要像以前一樣順手地找到想找的東西。」這樣的念頭驅使了懶人我,挽起袖子打掃搬運兼挖掘排列,開始了繁雜而浩蕩的房間大清倉。
 
    截至目前為止,最大的收穫,除了終於把之前堆疊到比我高的打包大箱子拆解殆盡,空間出落得清爽俐落許多,令人心頭輕鬆快意以外;更大的感動,來自於有很多我早已遺忘的老照片與卡片,紛紛「出土」!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心血來潮,從整理房間繽紛雜物間,「出土」的信封信紙中,依心情隨性揀出可愛性格的,抓起剛補充好墨水的鋼筆,沙沙地寫起來-這是習慣了用電腦「打」文章多年的我,久違地認真搖筆桿「寫」文章呢。本想把寫的誠懇寫意、十足手感的「真跡」原封不動呈現,藉以代替生冷單調的打字給大家讀…殊不知一些攝影或部落格的技術障礙使然,無法很清晰地這樣原味呈現,終究還是得老實地臣服網路科技,把寫好的給一五一十打出來PO上來。但想看我真跡的,請點擊以下照片,或是跟我索取原稿檔案去讀,才不會霧裡看花、越看越眼花吧…

20080128_My new article written by hands20080128_My new article written by hands (1)

    成為無業遊民也一個月了。剛好有空閒與心思著手整頓從英國攜運回來的拉里拉雜、以及未出國前早已堆積得無盡無藏的生命記錄-它們有的是各個求學階段的筆記、作業、課本、文具雜物;有的是各形各色的海內外旅遊帶回的紀念品;堆疊起來恐怕是我身長好多倍之高的衣物首飾;數不清功用與價格的化妝保養用的瓶瓶罐罐;還在拿傻瓜或拍立得相機留影攝相時期所拍成的照片及底片;繁多龐雜到媲美玩具店甚或是袖珍博物館的扭蛋食玩…「整理整頓」講起來不過輕易簡短的四字,要真費心耗力地認真執行起來啊…難可比飛天遁地。

    意外「出土」不少關於「書寫」這回事的許多記憶!原來,我是個十足熱衷、勤奮地樂在書寫之樂的人,從小到大始終如一!信封信紙套、各種顏色功能質感的筆、筆袋筆盒,還有-許多本手寫的生活手札心情散文!在電腦尚未發達、網誌沒有普及的-我的那充塞滿最多複雜悲喜思緒的青春年代,書寫,這是唯一可以靜默又私密地抒發並刻畫記憶的途徑。

  書寫雖傳統、雖緩慢、雖因字跡難掩個性及情緒使然而多少顯得礙難辨識(除了書寫的我自己看的懂以外…)但是,不可否認,就在我驚喜獵見我那滿箱滿櫃的各式書寫所遺留成的生命記錄-在廉價單調的信箋或稿紙上、在印綴以精巧可愛的圖像花草的本子扉頁間…從懵懂到青澀乃至成熟,從無知到迷惘乃至心與腦海漸趨一片清明…書寫,以一支禿筆、一張薄紙、配上不懈的振筆之手,記錄下大半過往人生風景使之歷歷在目於紙本上,從今而後,即便部落格打字多麼飛快流暢、下載上傳又是何等輕鬆家常,還是不願戒下書寫的癮,要繼續如此地走筆下去!

  寫於整理中的房間、意外「出土」的信紙上

 2008.01.28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常常在想,一些從稚幼懵懂的孩提、或半大不小的少女時代起就認識相熟的朋友,究竟是為甚麼緣故,能夠在分別甚久的以後,重逢時仍可以清楚地認出彼此。
 
    從容貌到心境,裡裡外外都飽受年歲增長、以及一段段起伏的生命際遇而世故而變化。久別重逢的故人,彼此若連忙招呼著「完全都沒變啊!」,儼然帶有一絲綴冗而嫌世故的矯情、也無非是替彼此穿上自欺欺人的客套。
 
    既然對照著古早的從前印象-可能來自陳舊畢業紀念冊的照片、或是回溯於庫存著自身翩翩過往記憶的腦海-眼前相識至今都超過自己人生大半的老友,確實變得或多或少地不一樣,但攀談起來的熟悉與順暢,卻又能很快把倆倆相望彼此熟成的臉龐的視線,拉遠到最初相識的時候,直抵那遙遠到回也回不去的,最青澀的從前。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