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央精巧迷你的直式小本子,是燕子牌自豪的、想挑戰世界最小筆記本尺寸的,迷你SIZE NOTEBOOK,內頁空白,紙質一樣精純、且附暗虛線供自由撕下。封面背部,不忘「不變」地印上招牌手繪沉思狀的戴帽托腮人偶,"Thinking Power to the People"的精神標語、亦如影隨行。底下則是不大不小的A5 SIZE方格眼筆記本,內頁也有可自由撕下的虛線,被我拿來抄記讀書間醍醐灌頂的佳句。) 
 
    雖然已經是個習慣倚著電腦、以鍵盤敲打來寫作的blogger,但「搖筆桿」的傳統動作,不曾放棄、自然也不忍生疏。

    於是,每每逛書店或文具館,發現質感、尺寸、圖案、從封面到內頁設計都能深得我心的筆記本時,就算明知家中房間裡或辦公室位子上,還塞藏了好幾本,其實根本就還沒寫盡畫滿的筆記本;我還是會不假思索地買下來。筆記本之於我,因此從原本靠書寫來刻畫記憶或抒發情感的功能、發展到像嗜好收藏品那樣的品味物件之一了。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20 Mon 2009 12:30
  • 留聲

    在一位合唱團學長的輾轉引薦下,幫忙了一個大學與我同屆、不過是專攻音樂系主修管樂的女生,替她創作的台語歌曲錄音灌唱。這不是第一次進錄音室錄歌聲,卻是頭一回替新生代的創作,助唱發聲。這個新鮮的任務,也勾起我對留下自己的聲音這件事的種種記憶。
 
    以往的演唱錄音經驗,較多比例是來自大學合唱團時期巡演登台時的現場收音。有轉拷成卡帶的、也有壓製成光碟的聲音紀錄。距離現在已快要十年之久的表演經驗裡,有幸幾場的曲目被指揮老師選來當幾句或幾首的獨唱,錄音放出來時,聽到某些段落就會有自己的聲音獨自跑了出來,雖然當時現場收音的技術限於場地礙於設備,顯得些許飄邈朦朧;但,正因為音軌上泛起這股細微霧濛濛飄飄然的音質,使得充滿酸甜記憶的練唱時光,隨著反覆諦聽而同時被回想起來時,更有往事只帶追憶的耐人尋味感。
 
    出了社會某一年,發現錄音室幫非歌星的一般小百姓做個人專輯、一圓想當明星的痴人大夢的風氣頗盛。小有積蓄的我動念想自己進錄音室,替年輕時後的嗓音留下一道,可供來日也許好音色會不復以往時,可聊表感念與自我陶醉的印記。一踏進錄音室開口問起價碼,才驚覺所費不貲,光廠租加技術費用,算下來錄上一首歌的成本最起碼就約等於買一罐百貨專櫃千來塊的保養品的價位。若要照這種圖利型錄音室的口徑,錄張比照歌手出輯規模的CD連同進棚拍寫真照做專輯封面內頁包裝,則出一張自己的專輯,所費成本可直逼自己薪水的一半還要多... 這太瘋狂了,我不是藝人,只想單純留聲,所以只陽春地從厚厚歌本挑了兩條自己在KTV常唱的歌,在租用錄音室的限時兩小時內,精準火速地走完兩首歌的配唱,剩下的後製工程交給也不知專業程度到哪裡的錄音師,兩週後拿到壓好的片子,得到了至少清晰無干擾、但音質似乎是受了後製混音影響,雖聽來完美、卻總覺不那麼百分百像自己原音的,我的超迷你個人專輯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 Apr 12 Sun 2009 01:52
  • 手跡

  (↑把新買的燕子牌A6方格線筆記本攤開、蓋住平日寫作已重度依賴成性的筆電鍵盤。提起好久沒用的鋼筆,一邊捧讀新買的書《最後的邀請》、一邊筆記下打從心底認定,過目不可忘的醍醐好句;雋永的文字刻在標榜可永久保存一萬年不褪色的中性紙頁,比起用數位平台上打字上傳存檔,更踏實安心。)
    重提起久未旋開筆蓋書寫、筆鋒已然乾涸的鋼筆,填充以剛從住家附近的老書局買回的墨水匣。在意外發現到的日本老牌燕子牌筆記本,嚴謹工整地印上淺方格線的扉頁上,沙沙地寫著。
 
    將近四年的時間,面對電腦螢幕手敲鍵盤打字的blogging姿態,替代了過往埋首於精心挑選的筆記本振筆疾書身影。這期間內的手寫字跡,恐怕只存在於,刷卡單或喜宴綢上的簽名,或是為了申請學校、作健檢、辦簽證、簽合約、開戶頭、找工作而必要的繁複填表;再者,就是工作或居家時,為了抓緊記憶與傳遞訊息而草草的筆記與紙條上…真正為自己的思緒與情感抒發,搏感情逐字寫下的手跡,反倒是少之又少。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房間書桌,桌面很少清爽露「面」,泰半時間都像這樣,被一疊書、茶杯、CD、保養品堆滿;書與杯與瓶瓶罐罐的模樣常因使用程度而變換,但滿到霸道地掩蓋所有桌面,則是不變的景象!)
   (↑在英國讀書時的房間,從書桌、牆壁轉角的書架、窗台、床與地面…甚至廁所與房間的兩扇門面,都是目不暇己的滿!但凡是進過這間房的每個人,都說這塊空間分外溫暖!)
   我的生活空間,舉凡家裡房間、辦公室的座位、甚至留英時候暫居一年的學生宿舍,儘管時空互異,卻都有一個共通特色…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從沒想到我會養到這麼肥大的一隻蝦子!取名「蝦王」,無非是取其身形龐大、幾乎是一般孔雀公魚的大小;比起牠的黑殼蝦同類們,更約莫有三到五倍大的壯碩。
 
    起初只是有感去年底買回的一批黑殼蝦們,也許因為低溫的寒冬而在趨低的水中受凍而凋零殆盡,這麼一來在我的水族箱內,就此少了一群辛勤扒糞清穢的清道夫。所以兩週前又到水族店「補貨」-問老闆一般養魚人最常用來清缸內髒污的黑殼蝦怎麼賣?老闆豪氣地說:「一兩八十塊啦!妳要多少…」哈哈…對重量長度等計量單位向來觀念混亂印象全無的我,根本回答不能。於是,我換個方式與豪氣老闆商量,約略比出我魚缸的大小、講述缸內的生態,老闆隨即露出「我了了!」了然於胸的態勢,「那就賣妳二十塊的蝦,就差不多適量了啦!」我就拎著一小袋灰壓壓、蹦蹦跳的蝦兒們回家。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 Mar 23 Mon 2009 02:00
  • 漸漸

    漸漸地朋友分成兩種。一種有比較固著的社會關係:家庭,孩子,丈夫或妻子,穩定的工作。這些朋友,你不太能突發奇想地對他說,走吧我們去西藏,但是可以打電話問他房屋稅的問題。
 
    另一種朋友,不管結婚沒有,主要是沒有孩子,從事的工作在時間上比較有彈性,經常在各地旅行,或是還沒完全在一個地方定下來。這些朋友的email就會經常以「我在XX地」開頭。他們總會問你要不要去那個新城市找他,或是問你人在哪兒、他能不能來找你玩。
-節錄自張惠菁之《給冥王星‧上海式分手》
   
    打從過了30歲起,一如這段文字裡的「朋友分成兩種」,分的宛若楚河漢界般壁壘分明的態勢,在自己的朋友互動中,越發蓬勃而清楚。不可否認,走入婚姻、特別是生育子女與否,經常是以一翻兩瞪眼的果斷,決定了一個人的往後的生命穩定度…而穩定度與自由感,總是成反比地矛盾互立著:想要穩定安逸,就必須捨棄適度、甚至過度任性妄為的自由;超脫無拘的自由,總是奠基於看不見終點與毫無軌跡道理可循的漂泊擺盪。這從來就不是一道複選題,彷彿是開車駛入單行道,想要並行或是逆向、過程或結果勢必起伏不斷而跌撞不休吧。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隨筆3】安迪‧沃荷 (Andy Warhol)
 
    Andy Warhol哪來的通天本事,預知在他身後的新世紀裡,人人都可成名十五分鐘?
 
    "In the Future everyone will be famous for fifteen minutes."-在未來,每個人會成名十五分鐘。毫無修飾矯作的言詞,讀來雖是平鋪直敘地簡單、話語背後彷彿深刻地暗藏一股不可思議的離奇。在多久以後的未來?會以甚麼樣的方式成名?又為何是十五分鐘?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筆2】帝奇塔諾‧坦尚尼(Tiziano Terzani)
 
    帝奇塔諾‧坦尚尼(Tiziano Terzani)-出生於義大利佛羅倫斯的傑出記者,出身微寒但力圖改變一切;早年在家鄉攻讀法律、後轉而精研少有西方人深入的漢學;以記者為終生志業;一生害怕安穩並熱情追逐自由,成為了長期大膽行跡各大戰地做報導的新聞特派員。
 
    一本他臨終前三個月堅持找來他兒子一起對話完成的著作《最後的邀請》,記錄著這位新聞耆宿的生命歷程;透過他與兒子大談曲折離奇的冒險人生的對話,所隱蘊著珠璣字句,盡是打動與打醒人心的振奮激勵。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筆1】達爾文(Charles Darwin)
 
    世界要是多幾個很達爾文的人就好,我常這樣想。
 
    只因為達爾文幾百年前說過的一段話,讓我對他以及他腦袋內的思維,感佩得直到五體投地。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日,這一天好快地又來臨。
 
    我一直都是滿懷期待地接受這一天的來到,不曾因為年歲增長背後的「變老」這層意義,而對過生日發出喟嘆、感覺畏懼。每年的這一天將臨之際,腦海裡總是飄遊著各種關於,計畫如何開心度過生日這一天的各種想頭:吃甚麼、玩甚麼、會收到甚麼祝福、要許給自己甚麼願望…一整個充滿期盼、希望滿滿,高興都來不及,哪來嘆息焦慮的機會與勁道呢?
 
   今天的生日,選擇暫時拋開斤斤計較、飲食節制這回事,既然正是陰雨連綿的濕寒天氣,與同事們約好大吃一頓香麻辣燙的吃到飽麻辣鍋,麻辣味從齒頰一路到衣服包包甚至髮梢間留下飄散不去的印記、以及因為暢快地吃喝讓肚皮彷彿快爆破並腳步很沈重地邁出餐廳的感覺,對早忘了上一次吃麻辣鍋是何時的我來說,已經很久沒有過經歷了呢。

Dia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